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黃山石瓷磚 踢踏舞篇

磁磚廣告,好看。
我認為克服背景的逆光和地板的反光,是本影片的技術所在。
廣告、幕後花絮,和踢踏舞(3:15)。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台灣史權威 中研院士曹永和逝

發稿時間:2014/09/12 20:09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史學者曹永和今天病逝,他僅有高中學歷,靠自學精通日、西、荷等多種語言,以海洋史的角度看台灣歷史發展,擺脫漢人開發史的框架。

曹永和今天因多重器官衰竭辭世,享壽94歲。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表示,50至70歲這一輩台史學者,幾乎都曾上過曹永和的課或聽過演講,他對後輩總是傾盡所知,雖然是高壽去世,仍讓人感傷。

戴寶村表示,傳統研究台灣史會從漢人開發的角度,曹永和則是受到日本學者影響,從更宏觀的海洋史角度,研究台灣島受到中國大陸沿海、日本、東南亞,以及西班牙、荷蘭殖民者的影響。

曹永和在台北州立第二中學(現成功高中)畢業後,就沒有再繼續升學,而是因緣際會擔任台灣大學圖書館員,翻閱圖書自學而成。

戴寶村說,曹永和的自學過程,在重視學歷的現代更顯可貴。曹永和懂得日語、荷蘭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因此選用的研究材料更為廣泛。他的研究成果先在日本、荷蘭獲得重視,然後才紅回台灣,於民國87年當選中研院士。

曹永和是台灣史研究的先驅,在戒嚴時期也能不受影響地從事研究,戴寶村分析,曹永和經歷日本、國民政府時期,以海洋交通觀點切入研究,較少碰觸到敏感的政治議題。且曹永和本人個性溫和,雖然對「台灣主體性」有一定看法,但鮮少對外發表意見。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曾和曹永和一起在台大任教,印象中曹永和是一個謙和、木訥、簡樸的學者,對後輩有很深的影響。

根據中研院的院士簡介,曹永和曾獲得台灣省傑出台灣文獻獎終生文獻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章,以及荷蘭頒授的皇家勳章,日本頒授的旭日中綬章,深受台、日、荷學界肯定。

2011年92歲的中研院院士曹永和乘坐輪椅到中研院參加《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新書發表座談會。(記者陳幸萱/攝影)

維基百科 曹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