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Bolero

Herbert von Karajan and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erform Maurice Ravel's Bolero on The New Year's Eve of 1985 in Berlin.



13:14 定音鼓不見了

Valery Gergiev, LSO


【音樂介紹】
1    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2    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復九次,既不展開也不變奏;
3    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轉調;
4    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絃;
5    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復共進行了九次。音樂的結尾以轉調和樂隊的全奏達到高潮。

【結構及配器】
A 長笛1
A1 單簧管1
B 低音管1 Bassoon,或稱巴松管,在中國大陸又稱大管)
B1 小單簧管1
A2 柔音雙簧管1
A3 長笛1、小號1
B2 中音薩克斯1
B3 高音薩克斯1
A4 短笛2、法國號1、鋼片琴
A5 雙簧管1、柔音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2
B4 長號1
B5 短笛1、長笛2、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2、中音薩克斯
A6 短笛1、長笛2、雙簧管1、單簧管2、小提琴
A7 短笛1、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中音薩克斯、各分四部的小提琴
B6 短笛1、長笛1、雙簧管1、英國管1、小號1、各分兩部的小提琴
B7 短笛1、長笛1、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1、高音薩克斯、長號1、各分兩部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A8 短笛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法國號4、小號4、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
B8 短笛1、長笛2、小號4、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Chinese Female Soldiers and Militias

是的,我們要自立自強,不要長他人的威風,,,,,,
但是,人家真的就是這麼威風,我們能怎麼辦??????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葳葳學測


學測填志願 ,準備備審資料 , 面試 還是有技巧 , 有策略運用 .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葳葳考上東吳企管系

東吳大學
101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
個人申請招生
系組:(005182)企業管理學系
名額類別:招生名額
正取:60 (先由左至右,再由上而下,依考生名次排列)
10305121鄭祐函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Alison Balsom


Recently crowned 'Female Artist of the Year' for the second time at the Classic BRITs, Alison Balsom has cement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s one of classical music's great ambassadors and is ranked among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ground-breaking musicians on the international circuit today. Balsom has also been honoured with numerous awards by Classic FM, Gramophone and Echo Klassik.
September 2009 saw Balsom headline one of classical music's most celebrated concerts - The Last Night of the BBC Proms - which reached its biggest ever global television audience of an estimated 200 million. In December 2010 Balsom went on to make her US television debut with the Orchestra of St Luke's on The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 a platform few classical artists have gained access to.
Balsom's highly distinctive sound earned her much recognition in her early career when she mainly reached her audience through radio broadcasts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BBC Radio 3 New Generation Artists scheme. While represented by the Young Concert Artists Trust, Balsom caught the ear of EMI Classics with whom she records exclusively. Her internationally celebrated Bach Trumpet and Organ disc of 2005 was quickly followed by 'Caprice' which won her further critical acclaim. Balsom’s latest release, 'Italian Concertos', which became EMI Classics biggest selling album of 2010, includes her own arrangements of Italian Baroque Concertos, originally written for violin and oboe.
Balsom studied trumpet at the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the Paris Conservatoire, and with Håkan Hardenberger. She was previously a member of the Gustav Mahler Jugendorchester and the National Youth Orchestra of Great Britain. Balsom was a concerto finalist in the BBC Young Musician competition in 1998 and received the Feeling Musique Prize for quality of sound in the 4th Maurice André International Trumpet Competition. She is Visiting Professor of Trumpet to the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Balsom performs a wide range of recital and concerto repertoire, from Albinoni to Zimmermann and performs on both modern and baroque trumpets.
The 2011/12 season sees Balsom return to China to perform with Lorin Maazel and the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in the nationally televised New Year Gala event in Beijing. She will also perform with 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Orchestra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Wiener Symphoniker, Chamber Orchestra of Philadelphia, and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Further ahead, Balsom will embark on major international tours with I Musici di Roma, the Scottish Ensemble, Kremerata Baltica, Kammerorchesterbasel and Concerto Köln.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觀念平台-大學甄試 流於假公平


2012-04-02 01:13  中國時報  【張瑞雄】

今年大學學測滿級分人數爆多,想進台大醫學系,難上加難。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表示,甄選制度對「富爸爸的孩子較有利,對家境弱勢的學生不利」,教育部馬上回應說台大醫學系要改善甄試技巧,不要只錄取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學生。

其實不管甄試技巧如何改善,要從一群特別好的學生中挑出幾個來讀台大醫學系本來就是一個超級困難的工作。以今年學測有二百八十八人滿級分為例,有一百卅六人報名台大醫學系,因為第一階段的篩選結果大家都一樣,所以一百卅六人全部進入第二階段。

台大醫學系第二階段的分數占甄試成績的百分之九十(第一階段的百分之十大家都一樣),包括口試占百分之四十,化學筆試和生物筆試各占百分之二十五。

第二階段口試加筆試時間只有一天,筆試就扣掉半天時間,剩下半天要如何口試一百卅六人?若只有一組老師口試,即使從中午到晚上口試八小時,每位考生只能分配不到四分鐘,能問甚麼?所以一定要多組老師同時口試,但這樣就會有每組老師評分標準不一的公平性問題,甄試技巧再怎麼改還是一樣。

在如此高度競爭的環境且只有很少口試時間的限制下,學生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偏鄉、弱勢或個性內向的學生當然吃虧。雖然必要時口試老師可以技巧性的問出家庭的背景,但這通常是不好的行為,因為可被解讀為是因問出好家庭背景才錄取,所以口試時要盡量避免這些非學術性的問題,其結果自然是應對較好的富爸爸小孩錄取機會較大。

如何改善?針對像醫學系這種特殊的科系,招聯會應該放寬第二階段甄試時間的限制,不要硬性規定要在兩三天內完成,另外也要允許學校有更多元的選才方式。例如台大醫學系可以針對考生辦個一天的醫院服務義工營,從中一定可以觀察出到底誰會是比較有愛心和耐心的好醫生。

其實很多系都會有同樣的第二階段選才問題,現在的制式方法只是為了表面的公平和大學的方便。何妨在學測完後就開放大學自主自訂辦法來招生,這樣考生就必須仔細挑選學校,大學也必須有口碑來吸引學生報名,達到真正按興趣和按特殊專長以及表現來甄選入學的原始目的。

大學入學制度如何改革,重點應該擺在學生的身上,亦即如何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又不要降低學生在高中的學習水準,而不要把重點擺在大學彼此的競爭和平衡,大學要如何方便招生等問題上。所以目前招聯會的組成宜考慮擴大,納入高中老師和學生家長代表等更多社會上的其他意見,才能避免做決策時全以大學的眼光來看事情,才能讓大學的招生更能滿足社會的要求和期待,也才能達到更多元入學的目的。(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昏庸到了極點

如果有人提罷免案,我一定會去連署。
簡直昏庸到了極點…..

IBM高管學校的十個領導力經驗


1955 年,IBM公司的傳奇首席執行官小湯姆·沃森(Tom Watson Jr.)給了我的導師路易·R.莫佈雷(Louis R. Mobley)一張空白支票,全權委託他創建IBM高管學校(IBM Executive School)。當時,莫佈雷剛剛成功實施了IBM首個主管和中層管理人員培訓專案,他也自信地準備開始大量培訓高管。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通用電氣公司(GE)和杜邦公司(DuPont)合作,聘請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簡稱ETS),來確定優秀領導者之所以優秀的技能;ETS是學術能力評估考試(SAT)的運作企業。莫佈雷及通用電氣公司和杜邦公司的同事認為,一旦確立了這些知識技能,培訓高管就只是根據測試進行培訓

ETS盡職盡責地聚集起一批成功的領導者,用各種方式進行測試,以找到他們的共同技能。結果令人震驚,而且非常令人不安。正如莫佈雷所說:無論我們繪製怎樣的鐘形曲線,成功的領導者都落在極端邊緣。看起來,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沒有共同之處。ETS非常灰心,以至於把我們付的錢退了回來。

失敗不是莫佈雷能夠接受的一個選項,在經歷過許多靈魂的暗夜之後,他在偶然之間發現了答案。與主管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不同,成功高管的共同之處並非技能和知識,而是價值觀和態度。最終,莫佈雷確定了偉大領導者所共有的價值觀和態度。

1. 優秀的領導者善於歧義思維。大多數人喜歡非黑即白的決定,而成功的領導者喜歡莫佈雷所謂的灰色陰影。優秀的領導者能夠掌控明顯矛盾所產生的緊張。他們利用這些矛盾產生的緊張狀態激發出創新想法。

2. 優秀的領導者喜愛白紙主管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運用政策和程式框架來引導自己做出合理決策。他們希望有一個簡化自己工作的計畫,然後去填補空白,或如莫佈雷所說跟隨彈球的計畫。相形之下,領導者則創造管理者填補的空白。就如愛因斯坦意欲徹底改變宇宙一樣,每位優秀的領導者都喜愛擁有從零開始徹底想清楚的機會。

3. 優秀的領導者是有把握的人。成功的高管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他們讓自己身邊圍繞著所能找到的最優秀的人才,其能力要強大到能夠堅持己見並大聲為之爭辯。優秀的領導者渴望挑戰,這表示他們會雇傭自己所能找到的最具挑戰性的人才,而不管今天的挑戰者是否可能成為明天的競爭對手。

4. 優秀的領導者希望有多種選擇。早在多元化成為時尚之前,莫佈雷就是這一觀點的強力支持者。莫佈雷認為,優秀的領導者不斷要求其團隊提供多元的選擇,並運用這些選擇來產生創意決策。

5. 優秀的領導者足夠堅強,能夠面對事實。莫佈雷本質上是一個崇尚精神的人,因為事實本身而重視事實。成功的高管能面對事實,即願意聽取真實的東西,即便它並非我們想聽到的。我所認識的一位元最成功的高管,只要公司內有人能證明他錯了,他就會給對方現金獎勵。優秀的領導者善於辨別且痛恨謊言。

6. 優秀的領導者願冒風險。人類天生就害怕被評價。我們渴望留有餘地,這樣如果出了岔子,我們就能推諉責任並脫身。在企業中,所謂的集體努力事實上只是為了避免個人責任。優秀的領導者希望被衡量和被評估。他們不斷尋求方法來衡量那些看似無法估量的事物;如果錯在自己或無法按期交付,那麼他們會欣然接受過錯責任。成功有1000個父親,而失敗是個孤兒這句古老的格言並不適用於優秀的領導者。

7. 優秀的領導者相信自己。雖然優秀的領導者渴望別人提出建議和可供選擇的意見,渴望有能力強的同事,但他們都對自己和自己的判斷有著執著的信念。莫佈雷形容優秀的領導者是固執地追隨自己夢想而不知如何放棄的人。秉持著這種執念而又要樂於承認錯誤,這也許是每位優秀的領導者都必須學會的最高技巧。

8. 優秀的領導者是深刻的思想家。管理者負責完成工作,而高管則必須決定哪些事物值得擺在首位。雖然很難量化,但是優秀的領導者是深刻的思想家。他們不斷地深入到表面的事實之下,尋找新的途徑來將這些事實連接起來。優秀的領導者受各種好奇心驅使,是通才而非專才。他們知道自己所尋找的答案很可能來自企業外部或看似完全無關的領域。

9. 優秀的領導者會無情地誠實面對自己。自知之明可能是所有優秀領導者所共有的最關鍵特質。領導者會質疑被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並打破自滿情緒,他們會問自己:公司的使命是什麼?這種思考會發展並完善組織的使命和目的,而且它只是古老的我是誰這個問題的集體版。如果你不明白自己生活的目的,那麼又怎麼能夠為他人提供組織使命感呢?

10. 優秀的領導者充滿熱情。他們可能個性張揚,或安靜拘謹;但是,所有優秀的領導者都非常在乎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去做。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關心他人。每個生意都是人的生意,熱情地關切他人  無論是員工、客戶、供應商或是股東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領導價值觀。

編制好這份清單後,莫佈雷又面臨著另一個更為困難的問題:如何灌輸價值觀和改變態度?他發現,與主管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不同,高管還有另一個共同特點:他們本質上無法被培訓,他們會對任何通過培訓給他們態度的行為做出敵對反應。更糟的是,莫佈雷發現價值觀和態度不僅無法運用通常的培訓技術來灌輸,而且迫使人們改變通常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反而會強化現有的態度。

在進行一些深入思考之後,莫佈雷最終意識到需要的是意識革命,而不是那種一步一步通向正確答案的課程。轉變信念之後,他認為自己所尋找的價值觀和態度,只能是幾乎可稱為精神工作spiritual work)所帶來的附帶好處或不經意的結果。IBM高管學校沒有去集中教授一套超級技能,而是培養重視獨特性和個性本真的多元人才。

失敗的風險確實存在,但是如果莫佈雷想要打造出願意冒險的人,那麼他自己得首先願意冒險。他拋棄了講座和書本,而採用遊戲、模擬和其他經過設計的經驗技術,不是訓練而是激發人們的頭腦

至於個人責任和衡量結果方面,莫佈雷的成績可以證明一切。1956年至1966年,IBM高管學校由他運作。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他的學生們把IBM公司轉變成了全球增長最快和最受尊敬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