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讀完《耶路撒冷的移居者:一段在衝突中探求接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的異鄉生活告白》
(The Unlikely Settler) Pelham Lipika 著,曾志傑 譯。

作者生長在印度邊界的孟加拉,信仰傾向印度教的無神論,爸爸是穆斯林。在倫敦時,她嫁給篤信猶太教,卻不願入籍以色列的英國猶太人。這本書在講她們一家人移居耶路撒冷所發生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對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加薩走廊、以巴衝突」這些名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881年之後,猶太人陸續返回巴勒斯坦古猶太國地區定居,1948年以色列獨立建國,當地超過70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家園,成為難民。

為什麼會經常「以巴衝突」?我簡單說明。
以色列人是猶太人,巴勒斯坦人是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在以色列境內,以色列很強,巴勒斯坦很弱。
以色列經常欺負巴勒斯坦,包括水電瓦斯都以較高的價格賣給巴勒斯坦。因此,巴勒斯坦人非常痛恨以色列人,三不五時就給以色列來顆自殺炸彈,以表達對以色列的不滿。自殺攻擊後,在巴勒斯坦境內的各式各樣救援組織,聯合國的、NGO的、運食物的、幫助難民的、醫療的,所有人得通通停工、立馬躲起來,因為以色列政府馬上就會展開軍事報復行動。很快的,或空襲轟炸、或地面炮轟、或軍隊開進去掃射,等等軍事行動完成之後,這些救援組織成員,才又陸續復工。
這就是現代的以巴衝突,也是救援組織們窮畢生之力,永遠也無法完成任務的原因。

以前,這區域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和睦相處,是歐裔猶太人回到這裡、建國之後,才仇視當地阿拉伯人,造成今天這種局面。

加薩走廊,巴勒斯坦難民區。2005年以色列自加薩全面撤軍,並撤離所有猶太移民。該區由哈瑪斯(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治理,主張對以色列用兵,然而,加薩內部意見分歧、紛爭不斷。加薩哈瑪斯對以色列用兵的結果,就是平民死傷無數,雙方更加敵對,和平無望。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籃球場變成停車場

校長您好
3/18停車場出借,我認為停車場可以出借,籃球場不宜出借。
孩子們每天打球的地方,不要說一天而已沒關係,也不要說另外一邊還有場地。
敬祝 教安
Arthur Cheng

鄭先生:您好!學校假日才會出借場地,多半是飯店喜宴或附近精舍辦活動,車輛多,才會停到籃球場​;日後會提醒警衛先生,儘量避免此種狀況!
敬祝平安快樂!      林貴芬敬啟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國家地理雜誌百年攝影經典 》

讀完《國家地理雜誌百年攝影經典 》Leah Bendavid-Val 著,顏擇雅 譯。

這本圖文輯收集了20世紀百年間《國家地理》雜誌的經典攝影作品,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這些令人心動的作品,只可惜大部份的圖片和文字不在一起,距離有點遠,必須翻來翻去。

其實《國家地理》講的不只是地理,內容充滿了對人性和環境的關懷與探索,活生生的畫面溫暖人心,或震攝人心。攝影作品不應該只是主題、構圖、光線,缺乏生命的圖像無法感動人心,就不是成功之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沉沒的鐵達尼號超級郵輪,在《國家地理》攝影團隊努力之下,四公里底下的殘骸影像,於1978年得以呈現在我們眼前。

攝影專家說:
「照片必須有親密感。」「要努力自我突破,一旦滿足於用相同的風格或手法拍照,你就失敗了。」


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不安的山谷:中亞,小國政治的悲劇 》

讀完《不安的山谷:中亞,小國政治的悲劇 》
(Restless Valley:Revolution, Murder, and Intrigue in the Heart of Central Asia)Philip Shishkin著,吳緯疆 譯。

中亞,漢唐稱西域,清朝稱回疆、回部,古絲路必經之地,張騫、唐三藏、成吉思汗、馬可波羅都曾經去過。如今則是全球重要的戰略位置,一個嚴重種族衝突的區域。

本書敘述蘇聯解體後,中亞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兩個民主國家所發生的事。雖然說是民主國家,卻是獨裁、充滿了政治陰謀和貪腐。

在吉爾吉斯,總統的幕僚長喪命於意外車禍,肇事的對方司機後來被殺了11刀,頸部有勒痕死於非命。革命之後的官方調查,證實這是一場政治謀殺。

一位反對運動記者,獲得10.5萬美元的媒體補助,前往異地參加捐贈儀式時,從六樓窗戶跌落地面而死。後來的官方調查,發現這是一起謀殺案。

反對黨出版刊物,印刷品被執政當局以「油墨可能有毒」為由,悉數扣留。再次重印時,印刷廠卻突然停電。

為了阿富汗戰爭,美國在吉爾吉斯境內建立空軍基地。基地的後勤支援,全部被總統家族壟斷,包括擔任國會議員的總統女兒和女婿,一紙供應噴射機燃油的合約就有數十億美元。縱使如此,口口聲聲反獨裁、反貪瀆的美國政府,為了美國的利益,還是支持這個獨裁貪瀆的總統。
革命之後的新總統,威脅不讓美軍續留吉爾吉斯,就將基地租金大漲9倍,結果,為了國家利益,美軍還是乖乖付錢續留吉爾吉斯。
新的燃油供應商是一家和俄羅斯合資的公司,燃油來自俄羅斯。俄羅斯始終反對美國在中亞建立空軍基地,但是為了俄羅斯的利益,把燃油賣給美軍,因為這筆生意不賺白不賺。

在烏茲別克,存在著嚴重的人權問題。法院、警方、政府官員和獨裁者站在同一邊,專門為獨裁者排除異己、打擊反對陣營。因此而被關在監獄中的囚犯都飽受凌虐,一名囚犯說:「牢籠中的生活煎熬,並不是因為失去肉體的自由,而是因為你的身體最終失去了所有人類的特徵。」

2005年,烏茲別克發生安集延屠殺事件,內政部和國家安全局軍隊對安集延的抗議民眾開火掃射,死傷人數不詳。縱使如此,極力捍衛人權的美國政府也可以裝聾作啞、視而不見,為的是在烏茲別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

和全世界許多國家相比,台灣的民主成就、社會秩序、經濟發展,應該受到高度肯定,台灣人民更應當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