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聖功修女會 4

聖功修女會前方的圍牆上,貼了幾片不銹鋼字牌。另外有一大片的舊醫院時期地板磁磚,在改建期間被保存下來,現在貼在牆上供人緬懷。
請參見 聖功修女會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四大公投

【我在°故我思】四大公投

12月18日有「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四大公投案要投票。

公民理性投票的極致就是要「為反對而反對」、「為贊成而贊成」。為了支持某政黨而反對,為了厭惡某政黨而贊成,都是不理性的行為。

重啟核四,一定要反對的,國民黨馬英九總統把核四廢掉,現在又要重啟,這種白癡的行為絕對要反對。

反萊豬進口,這個要贊成。政府說,至今沒有任何萊豬進到國內,不必去反萊豬。果真如此的話,就禁止萊豬進口更為乾脆,舉雙手雙腳贊成。

公投綁大選,非常贊成。我認為,大選後的三年,每年都要定期辦一次罷免投票,讓公投可以綁,如此,政壇才會熱鬧滾滾,政客們才有豬屎可以啦一啦。

珍愛藻礁,環保議題閉著眼睛都要贊成。沒有天然氣發電,用愛發電就好,水力、風力、太陽能比天然氣更環保,保護藻礁自然生態,不容三接施工。

圖片轉載自網路,版權屬於原刊登者所有。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一看就懂!有趣的地層學》

讀完《一看就懂!有趣的地層學》目代邦康 , 笹岡美穗 著,王姮婕 譯。

這本書以日本列島為例,用簡單易學的內容傳授地質學相關知識,是學習地質學入門不錯的選擇。可惜的是,譯者對於地質方面的專業知識不足,以至於翻譯的專有名詞和台灣慣用的專有名詞不太一樣,讀起來有點霧煞煞。

話說回來,與其去看這本日本的地質學入門,還不如去看《一看就懂地理百科》、《一看就懂台灣地理》這兩本書,這兩本書除了介紹地質學基礎知識之外,還可以當工具書、導覽書,介紹台灣各地山川河流的地景、地貌,實在是非常實用的兩本書。我買了,喜歡旅遊的朋友,我建議你也去買來看。





2021年9月9日 星期四

《萬物簡史 I沒有盡頭的宇宙》

讀完《萬物簡史 I沒有盡頭的宇宙》(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著,師明睿 譯。

天文宇宙這個領域真的是遙不可及,讀這本書要用許多的想像力,縱使本書作者用淺顯易懂的文筆傳遞基本概念,還是很難懂。

137億年前,在一個沒有空間、沒有邊際的地方,有一個奇異點(Singularity)。某時,這個奇異點發生爆炸、迅速膨脹,同時釋出巨大能量,不到三分鐘的時間,這個奇異點就擴大成為現在的宇宙,現今宇宙98%的物質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形成。這就是宇宙形成的暴脹理論,也稱為大霹靂。

英國生物學家霍登說:「這宇宙不只是比我們所認為的還更古怪,它根本是怪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

太陽系原本有九大行星,最遠的冥王星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降級為矮行星,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從地球到遙遠的冥王星,光速前進就得要七小時,天文學家怎麼知道這距離有多遠?我很好奇、很納悶、無法想像。

英國天文學家哈雷,他在1682年看到一顆彗星,他認為這顆彗星和1456年、1531年、1607年劃過地球上空的彗星是同一顆。在他去世16年後的1758年,這顆彗星被命名為哈雷彗星,大約每76年會經過地球一次。

地球距離太陽多遠?天文學家會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計算地球和太陽的距離。1769年金星凌日,法國天文學家計算出這距離稍微超過1.5億公里,十九世紀兩次金星凌日,天文學家修正這數字為1.4959億公里。今天,地球和太陽比較精準的距離是1.495978706901億公里。

1650年,愛爾蘭教會總主教尤薛爾研究《聖經》和史料後說,地球是在西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創造出來的。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原始》中宣稱,地球的年齡長達306,662,400年。現在,學界咸認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

元素週期表是俄國聖彼得堡大學門得列夫教授在1869年發表的。化學元素的縮寫根據它們的希臘或拉丁文名稱,Fe的拉丁文ferrum,Ag的拉丁文argentum,而N、O、H的英文名其實源自拉丁文。氦是在觀察日食時,透過光譜儀發現躲在太陽裏,為尊崇希臘太陽神Helios,將氦取名為helium。居禮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釙和鐳,為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將釙命名為polonium。

左邊2011年版,右邊2006版,都是第一版。
金星凌日過程圖。
八大行星。
元素週期表。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BNT疫苗

【我在°故我思】BNT疫苗

媒體指出,永齡、台積電、慈濟出資購買的BNT疫苗,月底月初即將抵台,對台灣人民來說這真是一個好消息。

台灣最強的律師不是在法律事務所,而是在鴻海和台積電的法務部門。我猜想,是這群優秀的法務人員在郭董和台積電董事會的領導下,抵抗政府官僚和政客,克服外部重重困難與障礙,在人民的期望下完成了台灣政府信誓旦旦所說的不可能任務。

當初,是誰在詆毀永齡、慈濟、郭董?是誰說只有政府能買疫苗,民間機構買不到?是誰說不能復必泰?誰在電視上污衊永齡、台積電、慈濟?如果有,這些人男的卵蛋,女的奶奶都應該用力地敲三下。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一起內用

疫情以來,餐廳都不開放內用共桌共食,今天起,餐廳開放同住親友可以共桌無隔板一起用餐。

怎樣才能證明是同住親友呢?親一下就可以了。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台灣新冠肺炎防疫

【我在°故我思】台灣新冠肺炎防疫

現在,台灣每天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不到10人,而且大部分都在隔離中轉為陽性,感染源明確,今天更只有一個本土確診。這樣的疫情在美國、日本、歐盟國家,早就解封、開趴、群聚、免戴口罩了,為什麼我們台灣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實聯制、梅花座?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因為政府錯判情勢,政策錯誤,沒有購買足夠的covid-19疫苗供人民施打。疫苗接種覆蓋率不足,便會擔心疫情擴散,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政府政策錯誤,如今不得不犧牲人民自由,束縛人民行為,限縮人民行動,來遂行防疫措施。台灣人民忠厚老實、守法守紀律,嚴守防疫規定不在話下,此時政府竟然還要粉飾罪過、欺騙人民、大肆宣傳防疫成效,實在是非常可惡。

目前疫苗到貨量,美國、日本以及友邦捐贈的數量,比我們自己購買的還多。要不是永齡、台積電、慈濟捐贈疫苗的義舉,真不知道還要等到何時才有足夠的疫苗可供國人接種。

如今陷入疫苗不足、接種空窗期的窘境,蘇貞昌竟然還能大言不慚的誇口說,向國人承諾8月底前到貨的1000萬劑疫苗提前15天達標。台灣疫苗施打率38.8%也被蘇貞昌說大於全世界平均30%,在亞洲名列前茅,真是一點羞恥心都沒有。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膀胱結石

【我在°故我思】膀胱結石

兩週前,有兩次,傍晚運動走路後發現血尿,而且血尿明顯,肉眼可見。

一週前,就診泌尿科,超音波檢查腎臟和膀胱,發現膀胱結石1.2x0.9,腹部X光確認無誤。隨即抽血、驗尿、心電圖、胸部X光,PCR核酸檢測。

本週一,上午住院,電腦斷層檢查。下午進手術室,半身麻醉,膀胱取石術將結石震碎、取出。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輸尿管結石一顆,順便取出。裝尿袋,在膀胱、輸尿管和腎臟之間裝上雙J導管。

本周二,取下尿袋,拿藥,出院。

今天星期四,回診,取出雙J導管,拿藥。醫囑喝2000cc水,明天下午就會恢復正常。

感謝阮綜合蔡醫師的處置。
感謝我太太悉心的照顧。
感謝大家的關心。
感謝天。
左邊:膀胱結石,震碎後取出的碎石。
右邊:右輸尿管的結石。

雙J導管,術後裝置在膀胱、輸尿管和腎臟之間,以利排尿和傷口復原。
主治醫師蔡秉儒主任。

打了1000cc的生理食鹽水、1000cc的葡萄糖和很多次的抗生素。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Probability

【我在°故我思】Probability

威力彩頭獎中獎率是 1/2209萬,如果你每期買10張,連續買10期,財神廟、觀音寺都去拜拜,開獎前不停的禱告,你認為你會中頭獎嗎?

台灣2350萬人口,現在每天二三十人確診新冠肺炎,如果你沒有打疫苗,不戴口罩上街,你覺得你會感染新冠肺炎嗎?

或者說,你打了Moderna疫苗,你就比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別人打了AZ疫苗就比較會感染新冠肺炎呢?

防疫降到二級,可以20人搭遊覽車去旅遊。假如車上已經有一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他19人跟著這名確診者出遊,一起搭車、一起用餐、一起遊玩兩天一夜,每天梅花座搭車、吃飯,你覺得這19人和司機、導遊可以防疫不受感染嗎?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電報

【我在°故我思】電報

最近整理家務,發現一張我在服役時收到的電報,民國74年1月6日部隊發來緊急召回的電報,那時候沒有BB Call,也沒有手機,電報是最可行的緊急聯絡管道。

我已經不記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時候部隊可能駐在鐵衛營區(鎮暴部隊)或是鳳山憲兵隊,年代久遠已不復記憶。但是可以想像的是,當我收到電報後,急急忙忙從台北趕回高雄,那時候的心情鐵定是嘔到不行。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COVID 19 Vaccine

【我在°故我思】COVID 19 Vaccine

明朝,原生於美洲的蕃茄、蕃薯、玉米、馬鈴薯、花生,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傳入歐洲,再輾轉由東南亞傳入中國。這些外來的陌生食物在乾旱時期救活了許多人。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造成1.3萬人確診,452人病歿,國產疫苗尚未通過國家許可。如果國產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感染、救治國人生命,日後必定可以通過國家緊急授權使用。屆時,國產疫苗有沒有通過三期試驗,能不能獲得美國緊急授權使用,能不能獲得國際認證,都不重要,只要和明朝的外來食物一樣,能夠拯救國人性命就可以了。

英美疫苗拯救歐洲人和北美人,中國疫苗拯救非洲人、中南美洲人和南亞人,這些疫苗都很偉大。中國國藥疫苗通過47國緊急使用,中國科興疫苗通過26國緊急使用,對世界各國的貢獻遠大於台灣的口罩捐贈。

自己國家自己救,希望國人不要歧視國產疫苗,盡說些輕視國產疫苗的笨話。
希望台灣政府和台灣人不要再說中國疫苗不透明、沒有科學根據,盡說些污衊中國疫苗的蠢話。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台獨之父蔣介石

【我在°故我思】台獨之父蔣介石

現今,台灣島內外有很多台獨大鳥、務實的台獨嘴砲者,尤其是那些口口聲聲說愛台灣,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的人,都躲得遠遠的、躲在海外、躲在美國日本,這些人屁話、幹話比誰都會講,講的比誰都大聲。

這些人都很討厭蔣介石,都是一些忘恩負義、欺師滅祖的人,因為他們都不知道蔣介石先生是台獨之父。沒有蔣介石就沒有他們,如果沒有蔣先生一連串的作為,今天就不會有台獨的存在,就不會有這些大鳥們在那邊嘴砲。

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投降,台灣校正回歸中國。如果蔣介石沒有打贏日本,台灣依然是日本殖民地。

1949年,蔣介石奮戰毛澤東,如果蔣介石在大陸被毛澤東殲滅,台灣就是中國領土,就沒有今天的台灣政府。

1949年之後,蔣介石轉進台灣、守住台灣,台灣沒有被中共解放,造就台灣進步繁榮。

1971年中國入聯案,蔣介石主張漢賊不兩立,台灣退出聯合國。如果當初漢賊兩立,一中一台,台灣就是獨立國家,蔣介石就是故意讓台灣不獨立。

蔣介石堅定的意志和一連串的作為,才有今天2300萬住民在台灣安居樂業,才有空間讓台獨份子叫囂、靠北,如果沒有台獨之父蔣介石,就沒有今天這些台獨大鳥、台獨嘴砲者。

所以,總統蔣公紀念歌唱著「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建國就是台灣獨立建國,蔣介石就是台獨之父,不是嗎?

2021年5月27日 星期四

靠北防疫

【我在°故我思】靠北防疫

請不要再說有人歧視醫護,他們這些人怕死而已,沒有歧視醫護,如果你玻璃心太重就不要在醫院工作,回家睡覺算了。全台民眾都挺醫護、尊重醫護,我也是。我也怕死。

陳亭妃和蘇巧慧都說,中國疫苗資訊不透明、沒有科學根據,進來台灣沒有人敢打。歐盟和WHO都已經核准中國疫苗,所以妳們兩個人很聰明,歐盟和WHO都是笨蛋。

綠營民調,86%台灣民眾不敢打中國疫苗。這樣算起來還有300多萬台灣民眾肯打,為什麼不進口中國疫苗給這些人打,也給在台灣的中國人打?打中國疫苗風險自負,死傷自行負責。

台北聯合醫院基層員工和台大醫院院長,都已經說武漢肺炎收治量能不足,台北市和新北市也都一直擴充病房和醫護能量,為什麼指揮中心都說醫護能量充足?我很欣賞、讚許柯市長經常親自到醫院查看疫情。

金門縣要在機場邊境快篩,南投縣要向中國申請BNT疫苗進口,對於此事,綠色媒體不停的攻擊、污衊。不同政治立場可以批評,此時此刻還在政治攻防就太過份了。

政務委員IT大臣唐鳳,出版口罩系統、實聯制QR掃描、改良確診回報系統,國家有這樣的人才很好。但是,國發會在做什麼?科技部在做什麼?民間的資策會在做什麼?混日子嗎?

邱淑媞是流行病學博士,楊志良是公共衛生學博士,都算是公衛專家,也都在中央政府任職過,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沒有在中央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他們的意見可以聽聽、參考,政府不接受他們意見也就算了,民進黨及其側翼組織、綠粉,沒有必要無時無刻、窮盡洪荒之力反駁、謾罵、抹紅。

靠北不用錢,歡迎留言正反意見。
罵我也可以,我可能也會罵你。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台灣什麼都不缺

【我在°故我思】台灣什麼都不缺

今天520蔡英文總統就職週年,但是總統沒有發表就職週年演說。她不說,那麼我來說說。

我說,
台灣什麼都不缺,不缺水、不缺電、不缺疫苗。

台灣水庫沒有水,不是缺水是水不夠,老天不下雨颱風不進來,誰當總統、誰執政都沒辦法的事,不是政府的錯,當然更不是我的錯。

前幾天限電、停電,原因不是缺電、是電不夠,或者有人說是北部電不夠,南電北送,造成全台電不夠。電為什麼會不夠,是因為柯文哲叫大家防疫期間待在家裡不要外出,但是柯文哲卻沒交代大家待在家裏不要看電視、不要吹冷氣,結果電視和冷氣一開,電就不夠就限電就停電了。所以限電、停電絕對不是缺電,是電不夠,柯文哲害的柯文哲要負責。

說到疫苗,我很討厭那些老藍男、老藍女整天說三道四,不幫忙防疫還扯後腿。特別要感謝我黨粉絲們仗義直言,幫忙教訓那些老藍們,叫他們閉嘴不准講話。另外,還要感謝那幾家電視台幫政府內宣、打擊共產黨、打擊國民黨、打擊柯文哲。我黨絕對不讓共產黨專美於前,扶持側翼、打擊政敵、杜絕異議、欺瞞百姓是努力的目標,以期建立一個專制獨裁的政府。

謝謝大家,有任何意見,請留言。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一位垃圾車回收車清潔人員的心聲

我是清潔隊的資源回收隊員,很多鄉親或許還不清楚所謂回收與不能回收的物品,甚至極少數可愛的民眾還不清楚什麼是廚餘與垃圾……!我想在此與親愛的你們分享一下何謂回收物品。

1. 《紙類》
「衛生紙」不可回收(垃圾);
「餐盒類」必須清洗乾淨,不可殘留食物或液體,因為如此常有蛆或惡臭物品灑到我們身上(我們是要一一倒袋分類的);
「紙箱」能拆麻煩幫我們拆開,一天下來拆數十個紙箱,手指頭痛痛要看醫生……!

2. 《寶特瓶》
瓶內不要殘留液體。
有很多可愛民眾喜歡把菸蒂加水裝在裡頭,甚至還有尿液……!

3. 《玻璃類》
玻璃類並【不包括瓷器】,碗盤、花瓶都是不可回收,強化玻璃也不是,麻煩大家直接丟垃圾車即可。玻璃容器內也要清淨噢~!玻璃請分開給我們回收人員!

4. 《金屬類》
金屬類很簡單,只要銅、銀、鋁、鐵、金都可回收,如果您捨得丟棄金銀的話。
【雨傘是鐵類】,但是要麻煩您將外層膠布拆掉才回收噢!

5. 《塑膠袋》
這方面,只要是包裝袋,例如【食品、衣物包裝袋】等等……皆是【垃圾】!!!! 
塑膠袋只有「手提軟性塑膠袋」可回收(摸起來硬硬的袋子就不行),並且要乾淨不能有臭臭的液體在裡頭噢~!
還有裝藥物的袋子鋁箔包裝袋,通通是垃圾~!

6. 《舊衣物》
舊衣可回收,【只有衣服跟褲子】噢!床單罩與枕頭都是垃圾,還有鞋子也是不回收的……!

7. 《燈管燈泡》
可以回收,但是破損就要丟垃圾車噢!

8. 《電池光碟》
CD、DVD…光碟可以回收,但是錄音帶跟錄影帶麻煩丟垃圾車…!那也是不回收的物品!

9. 《家電類》
皆可以回收,但是超大冰箱或其他超大型家電,要視情況收取了,畢竟回收車容量有限……!
(我們一台車回收幾百户,收取量驚人),希望鄉親包容~!

10.   保麗龍
交由回收人員回收,上面有膠帶貼紙的麻煩要清除乾淨,如果可以幫我折小塊小塊的這樣放比較多,裡面一樣要清洗乾淨,尤其是放海產的真的是五味雜陳!

11.    電池
行動電源、家用電池🔋、汽機車電池(馬ㄉㄟˋ力)

也許很多朋友認為回收人員態度差不親民,因為回收人員都很累,站在行駛的車上分類所有東西很不容易(回收品堆得跟山一樣),有些民眾甚至喜歡將物品直接砸在回收人員身上拜託不要在用丟的上來,我們回收人員都會收到完司機才會啟動車輛(包括各種尖銳物品),然後灑得車上四處,我們也要忍受一一拾起再分類,很抱歉無法微笑面對大家……!

謝謝你們能看到這裡,也許家裡有些長輩不懂,還麻煩各位帥弟美眉分享給家裡老少,您的一個小動作,可以讓我們回收人員大大的感激,萬分感謝您~!

若有其他不足或疑問歡迎大家提出建議,畢竟都是人,讓我們呈現服務給素質最高的全台灣人看到吧!                        
(請轉發更多人知道)

2021年4月11日 星期日

到台北旅行

 【我在°故我行】到台北旅行

4/8 普悠瑪號、台北、牛肉麵舖子、圓覺瀑布、天雲旅棧、肥前屋。
4/9 葳葳來,師苑牙醫、微風南山、smith & wollensky、象山、凱撒飯店、寧夏夜市。
4/10 多多鹿鹿來,台北賓館、中正紀念堂、欣葉館前店、兒童新樂園、微風北車。
4/11 漢堡王、木柵動物園、添好運、高鐵、台中、高雄。

從47樓的 smith & wollensky 鳥瞰101大樓。
寧夏夜市和饒河街夜市,都是我喜歡的夜市。
欣葉餐廳站前店。
路經總統府,合影留念。
天氣晴朗,木柵動物園,玩了很久,很累。
第一次到添好運,以前走路經過都是排很多人,現在不會。相較其他餐廳,還是很多人。
台北兒童新樂園,假日到8點,4點以後進場免費。費用不貴,但是一下下就結束了。
台北賓館一個月僅開放一天,公務員如此怠惰,曠廢職務,真是罪大惡極。
順道讓漢中哥看看牙齒。
內湖圓覺瀑布,涓涓細水。
牛肉麵舖子的牛肉麵。

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姓氏名字

【我在°故我思】姓氏名字

中國上古夏商周時期,同姓是一個大部落、大家族,是一家人。當時的社會是母系社會,所以「姓」這個字代表的就是同一個女人所生的後代,同一個部落、家族、同一家人的意思,所以當時有些姓就是從女部,例如「姜」、「姬」、「嬴」等姓,都是從女部,當時可考的姓約有22個。

在同姓部落裡面,不同的家族、分支為了區別彼此,會加上「氏」的稱呼,例如趙氏、宋氏,而且是富貴的男人才有,女人沒有,貧賤的人也沒有,如此才能突顯個別家族的顯赫和威望。

如此有姓有氏的稱呼,從夏商周一直延續到秦漢時期。漢朝初始,姓和氏混用,或是以氏代替姓,到了漢朝末期,從皇帝到庶民都只有一個姓,沒有氏。秦始皇嬴政或稱趙政,嬴姓趙氏,而漢朝宗室只稱劉姓。

自古以來「名」和「字」都是個人的稱呼,諸葛亮字孔明,李白字太白,蔣中正字介石。古代人以字行,字用來自稱或稱呼對方,鮮少使用名。字的稱呼,持續使用到清朝末年,直到民國時期才以名來稱呼彼此,自此,姓名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正式稱呼。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複雜的「姓氏名字」步入歷史。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願逝者安息 R.I.P.

【我在°故我思】願逝者安息  R.I.P.

今天台鐵又發生重大意外事故,包商工程車撞上太魯閣號列車,造成48人罹難,數十名乘客輕重傷,聽到這樣不幸的消息,實在令人難過。

2018年普悠瑪號列車事故造成嚴重傷亡,今年二月台鐵自家人意外事件二死一重傷,在在都顯示台鐵安全管理出現重大缺失,台鐵高階主管和交通部主管都嚴重失職、難辭其咎。

交通部是行政院所轄之專業部會,交通部長應該具備交通運輸相關之專業知識和職能,而不是酬庸給敗選的林佳龍,林佳龍何德何能擔任交通部長。

有為的政府應該讓人民安居樂業,民眾搭個火車也會遭遇災難,造成重大傷亡,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和國軍發生的意外一樣,摔直升機、摔戰機、戰車翻覆、橡皮艇翻覆,一直摔、一直翻,蔡英文只會說全力搶救、從優撫卹。

期望我們的政府腳踏實地,多做些有利人民、保護國軍的事,立法委員也要嚴格監督政府,不要只會逞口舌、避重就輕,為政府擦脂抹粉、做大內宣。

願逝者安息  R.I.P.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煙燻泥煤

【我在°故我喝】煙燻泥煤

說到泥煤,威士忌愛好者就會想到艾雷島,島上酒廠生產的威士忌,充滿煙燻和泥煤風味。

威士忌的泥煤味來自麥芽。用泥煤烘烤麥芽,泥煤裏的酚及其化合物,在烘烤過程中附著於麥芽。麥芽經過醣化、發酵、蒸餾等製程,麥芽裏的酚及酚化合物進入新酒,就是泥煤味的來源。

麥芽的酚含量大約 30~60 ppm,新酒的酚含量大約是麥芽酚含量的 30~50 %。我認為,酒廠標註威士忌的酚含量是給消費者選購的參考,實際品飲的感受會因人而異。

常聽說的泥煤味大概分為兩種,消毒水味和正露丸味。我的工作經驗,酚的味道像消毒藥水味,所以我猜測,正露丸的味道可能來自酚化合物。關於這方面,我期待有專業的指教。

煙燻泥煤不分家,有些酒煙燻多於泥煤,有些酒則泥煤多於煙燻。半年來,我喝了這幾隻煙燻泥煤威士忌,我才知道我喜愛泥煤甚於煙燻,而且更鍾情於正露丸味的泥煤。先前喝的泰斯卡、阿貝、拉佛格,早就忘記是什麼味道。探索泥煤,我應該重新開始才對。

#艾雷島八家很好記ABBBCL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