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香港自由行_我見我聞

我相信香港的住民深愛自由和民主,中共的統治並沒有辦法滿足人民的民主需求,有關這一點,台灣政府應該要有深刻的認識。
搭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講了一整篇的論述給我聽,我發現香港一般人民的民主水準竟然如此之高,不像台灣同胞一談到政治、火氣馬上上來、就來個藍綠對決。
到黃大仙的時候,遇到法輪功對決(在昂坪也是對決),台灣嘉義過去的一位法輪功成員告訴我:在香港,中共打壓法輪功,台灣的法輪功過去聲援,結果中共扶持第三團體出面抵制台灣的法輪功。這位成員是嘉義的一位老師,小孩子練法輪氣功把病治好,在法輪功當義工,暑假期間自掏腰包、帶著孩子到香港聲援。
香港的經濟可以從商業活動看的出來是好過台灣很多倍,我認為經濟環境絕對和政治環境有關,台灣經濟一蹶不振主要的原因在於藍綠對決、割喉割到斷。台灣政治人物無法覺醒、台灣人民如此縱容政治人物為所欲為,像這樣再沉淪下去,我看不出三年就會被中共以經濟的力量統治,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台灣政府和人民不得不慎

香港自由行_結束全文八篇

點小圖看大圖,這裡是尖沙嘴星光大道看過去香港島的銅鑼灣、灣仔、金鐘一帶



香港自由行_吃吃喝喝

我們家這次去香港,就把吃的目標設定在「港式飲茶」和「茶餐廳」,在台灣我們家喜歡去吃飲茶,去台北的時候也常光顧英記茶餐廳。
有天晚上我們想去吃飲茶,詢問的結果才知道當地的飲茶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晚餐時段不供應。台灣的茶餐廳有賣港式點心,但是香港的茶餐廳只賣飯、麵、炒菜,沒賣點心。


位在銅鑼灣的這家茶餐廳應該是很道地的餐廳,是我們光顧的第一家,留給我的印象還不錯。

我和多多都點公仔麵,一塊豬肉、一塊漢堡肉荷包蛋、火腿、熱狗(他們說是香腸),口味還不錯。

玩完海洋公園,肚子餓得不得了,又等了一個多小時搭計程車,到了赤柱市集人都快昏了,就到這家餐廳吃飯。

看起來就超好吃的蘿蔔絲餅。

這家茶餐廳24小時營業。

香港最負盛名的冰火菠蘿油,剛烘烤出爐的菠蘿麵包,把冰鎮的奶油包進去,一口給他咬下去真是冰火九重天

這碗也是公仔麵。

這是我們去的第一家港式飲茶,旺角福苑,吃了240元港幣。

看吧,都是老人家,年輕人根本都不吃飲茶,難怪賣到下午4點就不賣了

燒賣和蒸排骨,都好吃。

路邊賣的點心,類似台灣的滷味,以魚蛋(魚丸)、肉類為主。

這是另外一家,到了很晚的時候,商店都關門了,這類的店生意興隆。

中環有名的小吃店,拿著地圖進來的外來遊客很多,實在是不怎麼樣。

最低消費20,我們四個人吃了108元

這飲料還不錯喝,港幣25元。

在這家點菜吃晚餐,廣東菜。自由行的好處就是吃自己想吃的

簡單的豆腐煲,相當不錯,好吃。

烤鴨捲餅,剩下的骨肉不見了,以為像台灣一樣會炒一盤出來,結果沒有。

最後一天(第五天)中午的港式飲茶,在銅鑼灣的德興餐廳,花了港幣200元。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香港自由行_信仰

香港宗教與風俗相當多元化,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等。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興辦學校、提供衛生福利設施等(摘自維基百科)。

文武廟,供奉文帝「文昌帝君」和武帝「關帝君」,於2010年列為法定古蹟。
除了文武帝君之外,還有列聖宮,這是裡面的神像(我不知道如何稱呼)。
廟裡著名的「塔」,攝影家心目中的聖地。 
黃大仙區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 
廟埕求籤的信徒,和台灣的擲筊抽籤的方式不一樣。 
廟旁邊的籤詩解說,還是算命的? 
廟前有12生肖尊者,這位是豬大仙。
位於香港大嶼山的天壇大佛,為世界上第二大的戶外青銅坐佛。 
大佛基座內梅艷芳的牌位。 
中共與法輪功的戰爭。 
台灣法輪功聲援香港法輪功,中共用錢弄了一個協會負責打擊台灣的法輪功。 
店家的「門口土地公」。 

這也是土地公。

香港自由行_街景

香港的上環旺角銅鑼灣尖沙咀這幾個頗負盛名的鬧區,各具特色,吸引了不同層次的遊客和消費者。香港地狹人稠,因此高樓林立,遊客磨頂接踵,到處充斥著商業行為,到處充滿生機。

這是很典型的住宅大廈。 
在斜坡旁的餐飲店用餐應該感到非常愜意才是,車繞著餐廳打轉 
新加坡也看得到,道路邊歪歪斜斜的白線是甚麼意思? 
樓梯街,爬個不停的樓梯街,如果有電梯街那該多好! 
果然真的有電梯街,但是它不叫做電梯街,是「些利街Shelley street)」。 
逛街不必走路,搭手扶梯不錯吧! 
選舉廣告長這個樣子。 
的士(計程車)可以搭載五位乘客,算一算有時候比搭地鐵划算。注意看,這輛是無尾熊的計程車。 
雙層巴士。 
電車,香港人俗稱電車為「叮叮車。 
下回自由行來住這種賓館看看,應該可以省很多錢。
李小龍電影裡面的場景就是這樣的場面。 
女人街,中午開賣到晚上12點,這些架子都要收,第二天再搭起來。可以殺價的地方,類似台灣的夜市型態。 
每天上午的路旁就是一整排的貨車補貨,或是垃圾車。 
還是有這種人,喝完也不帶走。
@@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香港自由行_標示牌

我喜歡逛街的時候抬頭四處張望,尤其是看到這些標示牌的時候,更會駐足仔細觀賞一番,因為這些標示代表著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從這些標示牌可以一窺究竟,了解他們重視的是甚麼?討厭的東西是甚麼?

這裡是熱鬧的上環地區,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人潮絡繹不絕。 
旺角,商店、人潮、錢潮。 
我們的國父紀念館,他們的孫中山紀念館,一間西式豪宅改建而成。 
這地方在海邊,老外來得較多。 
走得很累的街,一直爬樓梯。 
很別緻的私家門牌。
這也是私家門牌。 
我不知道為什麼不可以? 
全世界的政府都怕傳染病。 
香港沒有做好垃圾分類,一般垃圾桶只有一個投入口,像這樣分類的很少,這裡是維多利亞公園。 
因為旁邊都是法輪功的人在做宣傳。 
叫你看左邊有沒有車,因為這是單行道。
掛選舉海報要申請,要掛在規定的地方。
左派的書報攤。 
不是每家店都收人民幣,因為香港人很討厭大陸人。 
最低工資大約HK$8,500,我看很多廣告都是這個價錢起跳。 
路邊的選舉海報。 
免費的wifi很少。 
這裡還是有文化的地方,雖然這樂團的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