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家人搭區間車去一趟侯硐微旅行。前一陣子才弄清楚,瑞芳、侯硐、平溪和基隆不在同一個方向。縱貫線北上到基隆,在七堵就分岔出去,往東是北迴線到花蓮、台東,才會經過瑞芳、侯硐,如果要去平溪,那麼又是另外的鐵路支線。
侯硐、猴硐、猴洞?一直搞不清楚,直到認真去找,才知道是這麼一回事。
侯硐的生活一直以來和車站脫不了關係,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都是從交通樞紐發展出去,尤其是早期的鐵路,對於偏遠、特產(甘蔗、煤炭)的地方都有特別的情感。
侯硐述說著「車站和車站頂」的故事,炭坑就在車站前後的山上,生活當然也就在車站頂延續下去。
有車站就有火車,我也愛火車,這輛列車暫停在我的面前,載著東部運到西部的石塊、沙子、40呎貨櫃。
彩繪區間車。
地名的由來。
散步地圖,這次沒走完,至少還要再來一次。
遊客的注意事項。
很多這類的告示牌,當然人類也不要吃貓的食物。記得小時候,我祖母也是餵家裡的貓吃剩菜、剩飯,那時候哪有貓食?
但是還是有人打閃光燈,可能是忘了關。
但是當地就有許多狗狗,還追著貓跑。
牆壁上的彩繪,都和貓咪有關。但是還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貓咪?
正在吃的貓。
正在睡的貓。
這裡的貓不怕生,手機都快碰到鬚鬚了,還是不為所動,好酷喔。
這隻也是,好酷喔。
畫得很好。
早期礦坑災難頻傳,危險的生活環境造就運勢的傳說,運用陰陽五行之術趨吉避凶當然就是最好方法。
瑞三鑛業公司由鑛業鉅子李建興於西元1934年所創設,侯硐火車站旁之該公司選煤場為極重要之生產設施,這是放在遠景館裡面的模型。
這是荒廢的選煤場現址,已公告為臺北縣歷史建築。
昔日的礦工宿舍,看起來還有人住在裡面。
這也是礦工宿舍,我去問附近的人家,他說「早就搬出去了,沒有人會住在這裡」。
宿舍裡面的走道,看起來還是有人住在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