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人種源始 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 》

讀完《人種源始 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 》
(Masters of the planet:The search for our human origins)Ian Tattersall 著,柯明憲 譯。

作者 Ian Tattersall,耶魯大學考古及人類學博士,現為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名譽廳長,兼任人類起源廳廳長。

演化是基因改變的漫長過程。魚類長了四支腳,爬到陸上來變成兩生類,後來再變成爬蟲類。爬蟲類長了羽毛,飛上天才變成鳥類。不是想爬才長腳,想飛才長羽毛。

7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開始演化,演化過程中出現智人、直立人、巧人、尼安德塔人等十數種人種。除了智人(Homo sapicns,現代人類)之外,其餘人種都已滅絕,學界稱之為「人科動物」或「直立的雙足動物」。

人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長成了直立雙腳,從森林的樹上下來,走進寬闊的草原。但是,腦袋容量卻始終停留在與猿科動物般的大小,小顆腦袋無法讓心智成熟發展,和大部份動物一樣,最後走上滅絕之路。

演化成智人,很重要的部份在於腦容量的增長,人屬物種的腦量,從200萬年的850ml,快速增長到現在智人的1600ml。所以說,人科動物演化成智人的過程,很重要的兩件事,「從樹上下到地面來,用雙腳走路」,「腦容量加大」。

20萬年前,遍佈歐陸和西亞的尼安德塔人,他們的骨架和智人的比較還是有差異,已經是最接近智人、用雙腳走路的人科動物。學界發現,現代的人類體內有百分之一到四的尼安德塔人基因,表示智人曾經和尼安德塔人一起生活過,並且混種過。

智人是很年輕的物種,起源於東非。在7.5萬~6萬年間離開非洲,進入小亞細亞、印度、東南亞、中國、蒙古,之後,這些區域的直立人陸續滅絕。智人在4萬年前進入歐陸,是為克羅馬農人,當地的尼安德塔人,1萬年後滅絕。

早期智人,20萬年~5萬年前,屬舊石器中期,中國境內發現的金牛山人、大荔人就是。晚期智人,5萬年~1萬年前,屬舊石器晚期,歐陸的克羅馬農人、亞洲的山頂洞人就是。現代智人,1萬年前~現在,最初時,屬新石器時代。

電影所稱的「哈比人」,其實也曾經在這世上出現過。在印尼弗洛勒斯島發現的人科動物,身高不到100公分,雙腳走路,腦量只有380ml,稱為哈比人,距今僅僅1.8萬年。學界對於這麼晚近的人科動物,卻如此矮小、只有小小的腦量,感到非常疑惑。

簡單說說我們教科書讀過的北京人。北京人屬於直立人種的亞種,稱為「北京直立人」,距今約68~78萬年前。山頂洞人屬於晚期智人,距今約1.1~1.8萬年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標本都在1941年遺失,至今下落不明。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成為黃種人 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讀完《成為黃種人 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Michael Keevak 著,吳緯疆 譯。

這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很難讀、很難懂、神經病、不知所云、看一下就會睡很久的書。不是書不好,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作者很認真寫,我也很認真看,就是有看沒有懂。

原本我想要看的是「人類的起源、演化、遷徙、現代人的分類」方面的書,這種書應該和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等相關領域有關。但是這本書探討的不是這些,只是反覆不斷的說東亞人是黃色的、淡黃的、有病的、小眼睛、愚蠢的,在在顯示西方人的種族優越感,以及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歧視。

16世紀的西方人(一開始是葡萄牙人),認為亞洲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和他們一樣都是白人。直到基督教傳教士在日本傳教傳得很成功,在中國傳得不好,才改口說日本的確是白人,中國根本就是是黃種人。

那時候,西方人說中國人是黃色的,只是強調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異性和相似性。直到美洲原住民被歸類為紅色的,那時候的黃色和紅色就變成有色人種,帶有歧視的味道。

18世紀,西方人更認為中國人皮膚呈現蒼白黃色,而且專橫、遲鈍、陷於異教迷信中。生物分類學二名法之父,瑞典分類學家卡爾林奈,將現代的人類稱為智人(Homo sapicns),在人屬(Homo)底下,人類又分為四個種,歐羅巴白色、美利堅紅色、亞細亞棕色、阿非利加黑色。

18世紀末,「蒙古人種」取代了黃色,成為東亞人的稱呼,這是帶有種族主義的說法。1866年,英國唐恩醫師發表唐氏症的研究報告,發現這些患者的外表都具有蒙古人的特徵,因此醫界稱之為蒙古症。由於當時的研究對象僅限於白人,醫界就認為這是「白種人退化成蒙古人種」的結果,認為蒙古人種是發育不良的人種。直到20世紀上半葉,發現黑人也有蒙古症,甚至真正的蒙古人也有蒙古症,才確認蒙古症不是白人獨有的疾病,推翻了愚昧的「退化說」。這就顯示出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歧視,強化對東亞地區的種族分化。

1950年,發現染色體異常造成唐氏症。1965年,蒙古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正名唐氏症。至今,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為蒙古症的稱呼解釋或道歉。

西方人這麼說我們中國人,我們的反應到底怎樣?中國人聽到老外說我們是黃種人,就覺得很高興,因為中國人是黃帝的子孫,發源於黃土高原,住在黃河流域,沒錯,我們是黃的。

梁啟超,這位有學問的人說:「印度這個國家之所以不興盛,主要是他們的人有黑的、紅的、棕的,就是種的問題。他們血管中的微生物、腦袋瓜子的角度,和白人相去甚遠。我們黃種人和白人差不多,所以白人能做的事,我們黃種人都能做」,自我感覺良好。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聽台灣廟宇說故事》

讀完《聽台灣廟宇說故事》郭喜斌 著。

台灣廟宇充滿了精彩的裝飾藝術,匠師們的藝術作品包括彩繪、剪黏、木雕、石雕、泥塑、交趾陶。作品的題材大都是中國歷史,民間傳說、戲曲、小說等忠孝節義的故事。基於宗教教義,藉由這些通俗的故事,傳遞正向價值與倫理道德觀念,達成宗教勸世教化的目的。

本書作者,匯集台灣各地廟宇的裝飾藝術作品,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這些作品的故事。讓讀者能聽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之外,也能見識到各廟宇精美的裝飾藝術。

晉朝人石崇,富可敵國,也誇耀財富,但是卻時常對人感嘆沒錢。因為太有錢而且太過招搖,遭人眼紅,最後被奸人害死,死的時候一碗飯也吃不到,相傳是餓死的。

梁武帝貴為皇帝之尊,仍不滿足,一心想超脫生死輪迴,成仙成佛。武帝崇尚佛法,信奉佛教,與渡他的志公禪師同為十八羅漢。某天,帝問達摩,我做了那麼多好事有沒有功德?達摩說沒有,以為做好事就要算是功德,那就不是功德。

嫦娥的丈夫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拯救凡人有功,西王母賜兩顆長生不老仙丹給他夫妻,希望可以長期造福凡人。嫦娥把兩顆仙丹都吃了,飛到月亮上,住在廣寒宮。幾千年後,唐明皇來訪,讚她漂亮,人間沒有人比她更美麗。但是嫦娥還是問明皇,人間有沒有可以讓人永遠不老,永遠美麗的東西?

彭翦,壽命注定活不過二十,經桃花女相助,添了八百歲的壽命,後人就稱呼他為彭祖。當他八百多歲的時候,還每天祈求上天給他多活幾年。經他這麼一求,閻羅王知道世上竟然還有人活到八百多歲,就派黑白無常去人間捉拿。黑白兩找了許久沒找到,心生一計,就跑到河邊洗木炭,說是要把木炭洗成白色。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好笑,彭祖一看就說,我活了八百多歲,也沒聽說過木炭可以洗成白色。於是,黑白無常就勾了彭祖的魂魄到陰司地府交差。

石崇巨富苦無錢,梁武為帝欲作仙
嫦娥照鏡嫌貌醜,彭祖八百祈壽年

空城計,西螺鎮廣福宮,剪黏。
彩衣娛親,台北市保安宮,彩繪。
指鹿為馬,台北市保安宮,彩繪。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圖解台灣神明圖鑑》

讀完《圖解台灣神明圖鑑》謝奇峰 著。

台灣各地有許多宮廟,但是我只知道「寺」是佛教廟,「宮」是道教廟。但是搞不清楚北極殿供奉的是哪位神尊?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又是從何而來?當我陷入困境的時候該去請哪位神明幫忙?這本書都有詳盡的介紹。

中國古代官民的祭祀,始於對大自然(天地日月海川山林雷電)的崇拜,和對先人的祭拜。而後,這些抽象的祭祀對象,逐漸神化和人格化,演變成為想像或具體的神明形體。神明只要神蹟靈驗,香火就會鼎盛,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

福德正神是土地神,社稷的社,就是土地神的意思。中國在遠古的周朝就祭拜土地神,農民們祈求豐收。傳說朱元璋在土地公廟出生,所以,土地廟的祭祀在明朝時最為興盛。台灣近年來工商業發達,土地神轉變為財神,土地公神像以前手執木仗,現在手執元寶,香火更為鼎盛。

廣澤尊王俗名郭乾,生於五代後唐(923年),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代,是閩南地區的福神。尊王神像為少年、翹腳樣貌(如圖),相傳尊王在16歲時坐化得道,昇天時母親不捨,拉下祂盤腿的左腳,因此神像成為如此樣貌。

玄天上帝源自對星宿和動物的崇拜。四象之一的玄武,是北方七宿的總稱,其形象是黑色的龜蛇。宋朝時,從對玄武和龜蛇的崇拜,演變為人格神,繪其像為北方之神,被髮黑衣,仗劍蹈龜蛇。明永樂皇帝稱真武靖難有功,冊封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花七年的時間,動用30萬人,建設真武祖庭武當山成為道教勝地。

關聖帝君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關公,關聖帝君在民間的信仰涵蓋儒、道、佛和各行業。儒教尊稱文衡聖帝、恩主公,道教尊稱關聖帝君,佛教尊稱伽藍尊者,與韋馱尊者並為觀音菩薩的左右護法。清順治皇帝冊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顧國保民精誠綏靜羽贊宣德關聖大帝」,鴻海郭董事長是虔誠信徒。

城隍爺掌管陰間事務,城隍廟是陰廟。古代城牆四周,或有壕溝,稱為隍,壕溝有水就是護城河,稱為池,就是我們說的城隍、城池。古代天子歲末要祭拜八神,城隍是為其一,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後來轉變為官民對城守護神的祭拜。唐朝時,始有忠賢名臣逝世後被尊為城隍爺祭祀。名匾「爾來了」(見圖)懸掛於台灣府城隍廟。

五福大帝是福州地區百姓奉祀的神祇。唐朝時,有一瘟鬼欲毒害福州百姓,五位舉人參加省試時,恰巧路過看見,於是捨身拯救了福州百姓,百姓感念再生之恩,立廟祭祀,是為五帝。清朝時,在台福州籍官兵奉祀五帝,香火鼎盛。日治時期,台南白龍庵崇祀五福大帝,迎神繞境時,五帝駕前有人裝扮成官府的隨從護衛,藉以驅魔除邪,稱為家將。現代的八家將從此演變而來。

保生大帝是閩南、台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大帝本名吳夲(音滔),北宋閩南人,登山採藥時失足墜崖羽化成仙。台南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是全台開基主廟,明鄭時期隨鄭成功軍隊前來台灣,是學甲地區信仰核心。慈濟宮內的交趾陶和剪黏是名匠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妙道控九天澤沛東瀛萬古聲靈赫濯
保生宏三界恩通南斗千年俎豆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