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97年小說選》九歌文庫

讀完《97年小說選》九歌文庫  季季 主編

我愛看小說。從前,躺床上、聽音樂、看小說是莫大享受。現在,躺下去看沒幾頁,眼睛就睜不開。音樂使我注意力無法集中,眼睛從字面上飄過,卻不知道內容寫些什麼。身體機能退化的結果,就只有坐著才能專心看書。

短篇小說長話短說,節奏明快。報紙副刊至多兩三天一篇,很容易看完,適合沒時間和懶惰的讀者。

短篇小說應該和電影動作片一樣,壓縮時間、侷限空間,營造故事的張力。電影《終極警探》場景在洛杉磯商業大樓,紐約警探和恐怖份子鬥智,解救人質。《魔鬼戰將》故事發生在即將退役的密蘇里號戰艦,前海豹隊員對抗前CIA探員和傭兵,解除戰艦被劫持的危機。都是張力十足的經典之作。

《暮色將至》賴香吟寫得很好,榮獲九歌《97年小說選》年度小說獎。

《有一隻懷錶》黃春明作品,薑是老的辣,文字簡潔,句子通暢,讀起來不生不澀,我喜歡這樣的文章。

《海村明月》在故事鋪陳漸入佳境時結束了,如果這是一部中篇小說,讀來必能盡興。

《你的現場作品NO.2》是一篇詼諧逗趣的小品佳作,我很喜歡。

當然,15篇裡面,也有數篇讓我失望,甚至不知所云的作品。會有如此感受,可能是我文學素養沒有提升的緣故。

我也想寫小說。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聖經:使徒行傳》

讀《聖經:使徒行傳》(The holy bible:Acts)

這是新約聖經的第五卷,作者路加,紀錄耶穌復活後,彼得和保羅等門徒,突破困境、四處傳道的事蹟。

從前,信耶穌有幾種機會
1. 聽耶穌的教訓。
2. 看耶穌顯神蹟。
3. 聽他人述說「耶穌的教訓、耶穌的神蹟」。


現在,信耶穌也有幾種機會
1. 聽他人述說「耶穌的教訓、耶穌的神蹟」。
2. 讀聖經裡「耶穌的教訓、耶穌的神蹟」。


我認為,聽耶穌教訓的,看耶穌顯神蹟的,比較有說服力,就比較會信耶穌。現代人已經沒有福氣去親身聽聞神蹟,所以,要信耶穌沒有那麼容易。現今,我們身處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從小到大,科學知識(地球科學、人類學、古生物學、演化論)遍佈在我們周遭環境。從傳教士、聖經所接收上帝和耶穌的訊息,很難突破大腦中深根地固的科學知識,除非,親眼見證神蹟。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

位於鹽埕區的高雄聖教會,2017年第三季期間,我參加了8次主日崇拜,因故沒再去。
主日崇拜,年輕人台上唱詩歌,台下都是年長的長輩,因為鹽埕區是老社區,而且這教會歷史悠久。
虎尾,我外婆家。我和弟弟、媽媽、四舅。四舅是一位心地善良、虔誠的基督教徒,我很懷念他。

2017年8月15日 星期二

管理問題

中油包商誤動作,關閉天然氣進料閥,大潭電廠6座機組跳機,全國668萬戶停電。

國軍飛彈中士誤動作,誤射雄三飛彈,射中漁船,船長死亡。

化工廠操作人員判斷錯誤,造成高雄氣爆事件,32人死亡,321人輕重傷。

這些都是管理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2017年8月15日,下午4時51分台電桃園大潭電廠6部機組跳脫,供電容量減少約400萬瓩,電力系統頻率瞬間降低,因而自動啟動低頻電驛的安全保護措施,造成全台多處停電。
2016年7月1日,高雄左營軍港金江艦發生雄三飛彈誤射事件,高雄地院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判3名人為疏失的官兵1年2月到2年不等徒刑。
高雄石化氣爆發生在2014年7月31日午夜到8月1日凌晨間,地點在凱旋、三多路,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傷。氣爆造成很多重傷者截肢、毀容,家庭破碎、情感受挫、失去工作,人生變調。

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聖功修女會 3

位於五福三路高雄女中對面、玫瑰教堂旁邊的聖功修女會,1949年樂仁醫院在這復院,後來搬到建國路改名為聖功醫院。
之前正在改建,現在已經改建完工。原來的立面沒有拆除保留下來,看起來沒怎樣


新建大樓北邊立面,聖功修女會和樂仁幼兒園。
樂仁幼兒園的門面,很別緻,書法很漂亮。
前埕草地。
新建大樓的入口,從保留下來建物的門口進入。
新建大樓的東北角,地下停車場的進出車道。
這是東面。保留的門面用H鋼固定、強化,和新建大樓之間形成行走空間。
東北角。

請參見 聖功修女會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聖經: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讀《聖經: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The holy bible:Matthew, Mark, Luke, John)

我兒時上過主日學,少年時參加青年團契。這是我第一次有系統讀聖經,然而,讀經的過程問題重重,主要是我相關歷史、地理、宗教的知識和常識嚴重缺乏。感謝我同學@林琪雪不厭其煩解答我許多問題,她是這方面的專家,更感謝主的帶領,讓我有機會認識主、親近主,哈利路亞。

四福音書是新約聖經的頭四卷書,是紀錄耶穌生平事蹟的書。福音是好消息的意思。
馬太福音的作者是馬太,他是一個稅吏。本書是用希臘文寫的,對象是旅居各地的猶太人。本書引用了舊約七十處的經文,稱之為聖經證據。

馬可福音是馬可所寫,對象是外邦人。主要說明上帝不單單是猶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是四福音書中最早寫成的,大約是在公元65年至70年間。作者將流傳在信友之間有關於耶穌的記載,教會聚會、信友聚集敬拜時,回憶耶穌說過的話,講述耶穌的事蹟,集結成書。

路加福音是路加所寫,以極優美的希臘文寫成,對象是非猶太人。是四福音書中,最易理解的福音書。路加是保羅醫生的追隨者,一般認為福音中的內容大多源自保羅口述。

約翰福音是約翰於公元100年前後寫的。他寫作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家相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派來的兒子,並因信祂而得永生。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偷書賊》

讀完《偷書賊》(The Book Thief)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 著,呂玉嬋 譯。

這是一本小說,敘述二戰期間德國一個12歲女孩,送給人家當養女,在慕尼黑郊區,一個叫做墨沁鎮的地方,發生在她和養父母周遭的故事。

失去丈夫的母親,帶著女孩和小兒子,前往寄養家庭的路途中,小兒子病逝,女孩經常夢見她死去的弟弟。鄰居兩個兒子因征戰去世,躲藏在她家的猶太人行蹤不明,都另她心碎不已。

在偶而的機會、不同的情節下,女孩偷了幾本書。這些書幫她啟蒙識字,也讓她在晦暗、悲慘的生活中,注入些許生氣。空襲時,鄰居們在地下室躲警報,女孩唸書朗讀給大家聽,在驚恐的漫長時光中,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撫慰人心,情節溫馨感人。

最後,女孩的街坊鄰居們,包括她最要好的朋友,她深愛的養父母,全都在空襲時罹難。當時,女孩正在地下室寫書,逃過一劫。

1935年,德國通過《紐倫堡法》,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身份,禁止猶太人和德國公民結婚,禁止猶太人懸掛國旗。這項法律為屠殺600萬猶太人奠定了基礎。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二戰中德國奪取蘇聯史達林格勒的戰役,是德蘇戰爭的轉折點,也是近代史上最致命的戰役之一,雙方陣亡約710,000人。

這個故事平淡無奇,述說著納粹德國的戰爭罪行,民眾壓抑的情緒,以及被迫害的猶太人。是一本讀起來會令人不快樂的書。我希望看到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