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嚴長壽 著。
面對中國崛起,台灣內鬥虛耗、朝野政爭、經濟成長趨緩、邦交國銳減,作者嚴長壽先生憂國憂民,憂心台灣從世界版圖消失,擔心青年人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失去競爭力,著書呼籲在這塊土地上的住民,齊心協力、改變現狀,突破困境、迎向未來。台灣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要突破困境,我個人認為有幾件重要的事,要積極去做:
一、產業升級和轉型。
二、協助精緻農漁業。
三、發展觀光業。
四、帶動內需。
五、加強技職教育。
六、應終身學習與創新。
一、產業升級和轉型。
二、協助精緻農漁業。
三、發展觀光業。
四、帶動內需。
五、加強技職教育。
六、應終身學習與創新。
政府應該協助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加速產業升級、發展核心能力,例如:特殊材料、半導體、機械工業。這類產業在台灣深耕已久,具有優異的人才和技術,業界應另闢生機,以研發、創新為發展方向。
農漁業是台灣產業的基礎,現在農漁村依然有許多從業人口,並且已經培育出許多精緻農漁產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政府應該積極協助產品認證、包裝、運輸、行銷,提高這些高經濟價值農漁產品的競爭力。
推動台灣觀光產業不能只靠陸客,應該吸引世界各國民眾來台觀光。多元的族群、宗教、文化,是台灣的人文特色,海岸、湖川、高山、島嶼,構成台灣獨特的自然景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讚台灣是「民主成功的故事」以及「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只要妥善規劃行程,並適當的推廣,一定能吸引各國觀光客前來台灣旅遊。
台灣內需市場很小、消費力有限,要振興經濟,亟需仰賴來自國外的消費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消費,或是把台灣產品行銷出去,就是「人進來、貨出去」的概念。同樣的道理,台灣各都會鄉鎮,也應該發掘當地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觀,期能吸引國外遊客前來觀光,也能讓國人前來旅遊消費。
教育乃百年大計,昔日的技職教育提供人才,造就台灣經濟起飛,如今,政府推動教育改革,年輕人追求大學學位,沒有依照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就學,造成教育資源浪費,學無專精,學非所用,許多大學生進入職場高不成低不就,高學歷畢業只能從事低階工作。政府應該帶頭重視並恢復完整的技職教育體系,提供就業市場適才適所的人力。
要增強競爭力,才能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加強學識和語言能力是基本要求,張忠謀先生期勉年輕人要終身學習、不要怕挫折,把知識轉化為洞見,成為創新的能力,這應該是強化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我們支持嚴先生的見解和務實的做法,並期望政府能建立適合台灣永續發展的國策,造福人民,並為國際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本文投稿參加高雄市每月好書讀書心得比賽,沒有得獎。
好文共賞,得獎作品在這 http://bit.ly/2P24ANu
好文共賞,得獎作品在這 http://bit.ly/2P24AN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