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南渡北歸 .南渡》(中)

讀《南渡北歸 .南渡》  岳南 著。(中)

傅斯年先生(1896~1950)字孟真,前台灣大學校長。其性格剛毅不阿、好勝張揚,嫉惡如仇。對於中國學術和中華文化的傳承,厥功至偉。現代的青年學生,尤其是台大學生,應該多瞭解、效法這位學者,忠君愛國、勇於任事的學者。

傅先生飽讀詩書、學富五車,尤其國學造詣,號稱黃河流域第一才子。先祖傅以漸,是清朝第一位狀元,官拜宰相,權傾天下。傅先生就讀北京大學,留學倫敦和柏林。歸國後,1928年成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這個創建對於日後中國在歷史、語言、考古等領域及其後續發展,影響深遠。

1934年,傅先生與元配丁馥翠離婚後,和同學俞大維的妹妹俞大綵結婚。1944年,孔祥熙、宋子文這兩位皇親國戚被他炮轟下台,但是蔣介石並沒有整肅他。

1945年戰後,傅先生出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汪精衛政權下的北京大學,全部教職員都被開除,不承認學生學籍學歷,要先補習考試才能重新進北大。1946年9月,胡適先生接任北大校長。

1949年1月,傅先生應台灣省主席陳誠之邀,擔任台灣大學校長。到任後,將70餘名帝大遺留的不合格教授和職工趕出校園。並常去陽明山找蔣介石要錢辦學,傅先生可能是唯一敢在蔣面前抽煙斗、翹腳談事情的人。

1950年12月20日,傅先生在臺灣省議會答覆質詢時,突發腦溢血逝世於議場,享年55歲,葬於台灣大學校園。校內紀念傅先生的傅鐘是台灣大學的象徵,每節上下課會有21聲鐘響,傅先生曾說:「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師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傅斯年任北大校長時與蔣介石合影。
傅斯年對彭孟緝講:「我有一個請求,你今天晚上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傅鐘21響,傅先生曾說:「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傅斯年先生的骨灰安葬於台大校門口旁邊的傅園。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