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美味醃蘿蔔

備料:
美濃白玉蘿蔔10斤
鹽 8兩
2級砂糖 2斤 (依自己口味可減少 但是不夠甜不夠鹹放不久)
工研醋 2 碗
香油 1 碗 (依自己口味可減少)
岡山明德辣豆瓣醬  些許
製作:

第一天    菜頭10斤(美濃白玉蘿蔔不用削皮) 切塊(4公分大小)
         加鹽 八兩 浸5-10小時
第二天  放入布袋 用重物壓 5-10小時(10斤的蘿蔔要壓成4.5斤愈乾愈脆)
第三天  加入 香料如上(這次就不加鹽了)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卡斯楚

※ 2016.11.27 古巴—《每日電訊報》訃文 ※
菲德爾·卡斯楚:革命英雄還是世界煞星?
1926 年出生,2016 年 11 月 25 日去世,享年九十歲的菲德爾‧卡斯楚(Fedel Castro),在 1959 年因推翻腐化而殘暴的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而成為革命英雄;然而掌權五十年後,他的勝利漸漸看起來像是一場災難——不但對古巴,也對世界;甚至,對他自己本人。
假設卡斯楚在 1959 年就死掉,他當游擊總司令的名聲也許還會為他保留一些浪漫的光環。當年他只帶領幾個人,賭上自己的性命,透過勇氣、狡滑、運氣,成功地推翻了一個殘暴的政權。他瀟灑落拓、魅力十足,還有無盡的精力;他宣稱,他的唯一企圖心只有服務國家。
然而在掌權三年後,卡斯楚為古巴安裝了共產獨裁國家所有一板一眼的官僚機構,包括計畫委員會、革命改革委員會等等一應俱全。
反對者被槍決、前盟友被下獄;古巴成為一個無神論的國家:教士、上教堂禮拜的人、同性戀者全都遭到迫害。沒有人敢抱怨,因為異議者都在坐牢,媒體全都遭到審查。卡斯楚宣稱他是古巴人民之父,懷疑他滿懷好意的人,全部都得付出代價。
問題在於,他雖然領導了一場革命,但除了推翻巴蒂斯塔,以及模糊地想要改善貧苦窮人的生活之外,卻沒有任何具體的施政計畫與方案。打游擊時,他了解他必須爭取越多人支持越好,因此不停地宣稱自己不是共產黨。
他在私底下表示,要他加入共產黨,只有一種可能性——「假如我變成史達林的話」,因為對他而言,權力就是一切;意識形態根本不重要。
他的另外一個終身不變的驅動力,就是反美。他絕對不允許位在古巴北邊八十英哩的大國來干預或阻礙他的影響力。
雖然他在 1959 年訪問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得到美國民眾熱情的歡迎,他對美國的痛恨依然終生不變。同一年,他要求美國增加進口古巴蔗糖的額度,未能得逞,他旋即在 1960 年騷擾在古巴營業的美國石油公司。
華府立即以經濟制裁作反擊,兩國關係急劇轉壞,很快就變成不共戴天。卡斯楚害怕美國會侵略古巴,於是向蘇聯求援,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熱情地歡迎他加入共產陣營。
這個外交政策引發了 1961 年 4 月失敗的豬灣入侵(Bay of Pigs)事件:一千四百位流亡的古巴人,在美國轟炸機的空援之下,企圖使古巴免於卡斯楚的獨裁統治。然而卡斯楚早就預料到美國的布局,他分散古巴的轟炸機,挽救了古巴小規模的空軍,而他們枕戈待旦,在入侵者甫上岸之際,就立刻炸毀了美國的船隻。失去退路的入侵者只能束手就擒。
成功抵擋入侵者的勝利,卡斯楚充份加以利用——他很早就了解電視宣傳的潛力,他立刻在攝影機前對國人宣傳他的戰略天才、帝國主義者的無能。(他在電視上一開講就是滔滔不絕的四小時,但他的開場白卻是:「我來簡短地講一講。」)
在豬灣遭到俘虜的人,都被拿來展示在電視上,跟擊敗他們的對手辯論,當然,辯論會的輸贏早就註定。最後,這些俘虜被賣給美國,換得總值五千三百萬美元的食物與藥品。
在豬灣事件之後,卡斯楚首度宣布古巴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 1961 年底,他又宣布自己是「馬列主義信徒」,雖然並非真正信仰共產主義,只是發現共產主義是實施極權統治、獲得蘇聯援助的便利手段。
在豬灣事件後,赫魯雪夫想出了一個更危險的策略:1962 年 5 月,蘇聯開始秘密在古巴安裝核子導彈裝置。
卡斯楚充份了解赫魯雪夫並不是真的想要防衛古巴,只是想要反擊美國,達成恐怖平衡,他卻毫不猶豫地接受了蘇聯的導彈。此舉對世界所造成的危險,他無動於衷,一心一意只想羞辱、摧毀他的頭號敵人。然而在公開場合,他只說他「想要強化國際的社會主義」。
這次的危機,因為甘迺迪總統堅定的處理,再加上赫魯雪夫願意移除導彈、以換得美國不入侵古巴的承諾,終於使世界免於核子末日。然而卡斯楚對於俄國的讓步感到十分反感,尤其是赫魯雪夫在沒有諮詢他的情況下擅自決定,更讓他怒不可遏。
同時,古巴國內被革命政府統治的災難,變得愈來愈明顯。卡斯楚所繼承的古巴,經濟上因為美國的投資,比絕大多數的拉丁美洲國家更加富裕繁榮,他上台後為了增加民眾的好感,立刻宣布加薪、減免租稅。兩年就耗盡了古巴的國家儲備金,外資潛逃。
跟美國不共戴天的卡斯楚於是轉而跟東歐共產集團作生意,蘇聯以武器、大型機械設備換得古巴的蔗糖。但這樣的交易無益民生,市面上百貨欠缺:紙張、燈泡、肥皂、毛巾一物難求。因為無法進口新的汽車,古巴人只能想盡辦法一再地修復 1950 年代美國生產的汽車;一度優雅美麗的哈瓦那,建築物傾頹、油漆剥落、花園雜草叢生。
在鄉下地區,沒錯,革命政權也許確實給農民帶來了一些好處。1959 年,約二十萬名農夫成為擁有土地的地主,但他們必須接受農業改革會的指示,種植特定的莊稼,販售的價格也由政府決定。
古巴的醫療獲得改善,尤其是預防疫苗延長了壽命,衛生當局消滅了瘧疾與肺結核。學校教育的改善,提升了識字率,最後各地都設立了高等教育機構,新訓練出來的專業階級,取代了原先逃離卡斯楚統治的菁英人士。
這些成就使人不得不問,假如卡斯楚願意有耐心且務實地處理古巴問題,會達成什麼樣的成就?然而他既無法長期保持注意力,又常常異想天開:他會輕浮地表示要「把金錢去神話化」,企圖創造一個「無雜草」的古巴,或者在哈瓦那週圍建立一條咖啡帶,或者培養完美的乳牛(取名為 F1)。
1969 年,他的雄心壯志是把蔗糖的產量上衝到一千萬公噸,甚至親自下田割甘蔗以身作則。最後此目標無法達成,他只能謙虛自我檢討。
如果他真的把古巴人民的福祉當成第一優先,他絕對不會把古巴微薄的財富投入第三世界的戰役之中。
他為了輸出革命,把古巴變成拉丁美洲最軍事化的國家。到 1989 年,古巴已有十四萬五千名常備軍,十一萬名後備軍人,再加上一百萬的地方軍民團(Territorial Troop Militia),對於總人口只有一千萬的古巴,這樣的數字十分驚人。
1959 年甫上台之際,卡斯楚立刻派遣兩隻精銳部隊到巴拿馬與多明尼加共和國對政府軍作戰,還派切‧格瓦拉(Che Guevara)到第三世界旅行,尋求盟國。
不旋踵,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古巴的士兵與間諜,從阿爾及利亞到寮國,阿富汗到哥倫比亞。假如卡斯楚沒有在 1975 年派遣一萬八千名部隊到安哥拉的話,該國大概絕對不會落入共產黨的掌握;若沒有古巴的幫助,桑地諾(Augusto Nicolás Calderón Sandino)大概絕不會在尼加拉瓜統治十一年;同樣地,門格斯圖(Mengistu Haile Mariam)也沒有辦法在衣索比亞維持暴政。
古巴人肯定為他們領袖虛榮的野心付出了極高的代價。然而卡斯楚很清楚,人民雖然受到利益的趨策,也會受到夢想的鼓舞——在共同的敵人面前,自我犠牲、服從領袖,不會輸給發家致富的渴望。
像希特勒一樣,卡斯楚深受古巴廣大民眾愛戴,不論他在電視上開講了多久。他會問古巴人民他應該怎麼辦才好,彷彿人民才是真正的頭家,他不過是他們意志的代表,大拍觀眾的馬屁。
古巴人民也成為他政治鬥爭的工具。例如在 1959 年,他想要擺脫他自己扶植的傀儡總統烏魯夏(President Urrutia),於是請辭總理,解釋原因是他跟總統處不來,古巴的民眾於是異口同聲要求烏魯夏下台,求他繼續當總理。
雖然卡斯楚讓古巴陷入貧窮,也有很多證據證明他其實毫不關心民生疾苦,但他的奇理斯瑪(charisma,魅力)確保了許多古巴人至今保持著對他的敬意。
http://www.telegraph.co.uk/obituaries/2016/11/26/fidel-castro-revolutionary-hero-obituary
菲代爾‧卡斯楚出生於 1926 年 8 月 13 日,殁於 2016 年 11 月 25 日。
本文轉載自臉書「觀念座標」。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重返人類演化現場》

讀完《重返人類演化現場 》
(Thumbs, toes, tears and other traits that make us human)Chip Walter 著,蔡承志 譯。


作者 Dr. Sarah Brewer,英國知名醫生及作家。劍橋大學自然科學系畢業,著有50本以上的健康書籍,獲選2002年醫療記者。

200萬年來,人類從猿類演化到智人,有幾個極具關鍵的演化,這本書的主題,就是講到這幾個關鍵:大腳趾、拇指、咽頭、笑、眼淚、親吻。
4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基因突變,改變了足部大腳趾的結構,這種改變有利於站立和行走。318萬年前的露西,具有「固鎖式膝關節」和「短窄骨盆」,所以能夠挺直站立和行走。

演化至今,人類的一個足部就有26塊骨頭,完美的解剖構造可以跑步和跳躍,是自古至今,任何生物都無法做到的動作。當行走時,腳跟著地,接著足弓、腳掌、腳趾,最後由大腳趾施力而出。

200萬年前,人科動物的腦量逐漸長大,相對需要的腦溫散熱系統卻沒有同步演化,以至於腦溫過高無法生存,終至滅絕。但是也有人科動物,演化出一套「腦靜脈網絡」用來冷卻腦部的溫度,因此,腦溫可以獲得控制的情況下,腦量又逐漸增長,演化成後來的巧人或直立人。

200萬年前,巧人(Homo habilis)由某支南方古猿演化而來,腦量只有680ml,已經長出了拇指,所以會製造工具、取食肉類和意識溝通,學界歸之於人屬,可能是現代人類的祖先。實際上,巧人的解剖結構似於猿類。

150萬年前,直立人製造和使用精細、堅固的手斧,歸功於那對具有拇指的雙手。會用臉部表情和肢體和同伴溝通,類似現代人類的嬰兒。因為發聲相關器官和神經通路,發育還未完成,所以沒有語言能力。

腦容量演化過程中,前額葉皮質是瞬間、最新出現的部位,在我們額頭正後方,這是人類腦袋最複雜的部位,高階思維(規劃、想像、語言、空間計算、視聽嗅觸覺、感覺、理智考量)都在這裡進行,約佔腦部的80%,是其他生物沒有的部位。

人類站起來之後,頭部就往前頃,於是拉長了脖子、生成咽頭,這部位就是發聲的共鳴腔,後來人類才可以發聲、講話。新進演化出來的腦部皮質,可以接受聽覺、視覺的訊息,和舊腦區共同掌控情緒,可以產生哭和笑,當然哭笑時還跟許多的器官和肌肉相關,這都是演化的結果。

人類演化花了七百萬年的時間,每一種演化項目,學者都說是剎挪之間完成,這剎挪之間可以是十幾萬年到幾百萬年,因為相對地球46億年,百萬年真的是微不足道。現代科技的進步,卻真的是在百年間剎挪完成,人類演化的速度追不上科技的進步,所以,今後人類演化過程,勢必被科技插上一腳,這一腳到底多大?可以預期的,應該是不小。這不需要千年萬年那麼長的時間,十幾二十年後就知道了。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人種源始 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 》

讀完《人種源始 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 》
(Masters of the planet:The search for our human origins)Ian Tattersall 著,柯明憲 譯。

作者 Ian Tattersall,耶魯大學考古及人類學博士,現為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名譽廳長,兼任人類起源廳廳長。

演化是基因改變的漫長過程。魚類長了四支腳,爬到陸上來變成兩生類,後來再變成爬蟲類。爬蟲類長了羽毛,飛上天才變成鳥類。不是想爬才長腳,想飛才長羽毛。

7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開始演化,演化過程中出現智人、直立人、巧人、尼安德塔人等十數種人種。除了智人(Homo sapicns,現代人類)之外,其餘人種都已滅絕,學界稱之為「人科動物」或「直立的雙足動物」。

人科動物在演化過程中,長成了直立雙腳,從森林的樹上下來,走進寬闊的草原。但是,腦袋容量卻始終停留在與猿科動物般的大小,小顆腦袋無法讓心智成熟發展,和大部份動物一樣,最後走上滅絕之路。

演化成智人,很重要的部份在於腦容量的增長,人屬物種的腦量,從200萬年的850ml,快速增長到現在智人的1600ml。所以說,人科動物演化成智人的過程,很重要的兩件事,「從樹上下到地面來,用雙腳走路」,「腦容量加大」。

20萬年前,遍佈歐陸和西亞的尼安德塔人,他們的骨架和智人的比較還是有差異,已經是最接近智人、用雙腳走路的人科動物。學界發現,現代的人類體內有百分之一到四的尼安德塔人基因,表示智人曾經和尼安德塔人一起生活過,並且混種過。

智人是很年輕的物種,起源於東非。在7.5萬~6萬年間離開非洲,進入小亞細亞、印度、東南亞、中國、蒙古,之後,這些區域的直立人陸續滅絕。智人在4萬年前進入歐陸,是為克羅馬農人,當地的尼安德塔人,1萬年後滅絕。

早期智人,20萬年~5萬年前,屬舊石器中期,中國境內發現的金牛山人、大荔人就是。晚期智人,5萬年~1萬年前,屬舊石器晚期,歐陸的克羅馬農人、亞洲的山頂洞人就是。現代智人,1萬年前~現在,最初時,屬新石器時代。

電影所稱的「哈比人」,其實也曾經在這世上出現過。在印尼弗洛勒斯島發現的人科動物,身高不到100公分,雙腳走路,腦量只有380ml,稱為哈比人,距今僅僅1.8萬年。學界對於這麼晚近的人科動物,卻如此矮小、只有小小的腦量,感到非常疑惑。

簡單說說我們教科書讀過的北京人。北京人屬於直立人種的亞種,稱為「北京直立人」,距今約68~78萬年前。山頂洞人屬於晚期智人,距今約1.1~1.8萬年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標本都在1941年遺失,至今下落不明。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成為黃種人 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讀完《成為黃種人 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Michael Keevak 著,吳緯疆 譯。

這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很難讀、很難懂、神經病、不知所云、看一下就會睡很久的書。不是書不好,是我的文化水平太低,作者很認真寫,我也很認真看,就是有看沒有懂。

原本我想要看的是「人類的起源、演化、遷徙、現代人的分類」方面的書,這種書應該和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等相關領域有關。但是這本書探討的不是這些,只是反覆不斷的說東亞人是黃色的、淡黃的、有病的、小眼睛、愚蠢的,在在顯示西方人的種族優越感,以及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歧視。

16世紀的西方人(一開始是葡萄牙人),認為亞洲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和他們一樣都是白人。直到基督教傳教士在日本傳教傳得很成功,在中國傳得不好,才改口說日本的確是白人,中國根本就是是黃種人。

那時候,西方人說中國人是黃色的,只是強調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異性和相似性。直到美洲原住民被歸類為紅色的,那時候的黃色和紅色就變成有色人種,帶有歧視的味道。

18世紀,西方人更認為中國人皮膚呈現蒼白黃色,而且專橫、遲鈍、陷於異教迷信中。生物分類學二名法之父,瑞典分類學家卡爾林奈,將現代的人類稱為智人(Homo sapicns),在人屬(Homo)底下,人類又分為四個種,歐羅巴白色、美利堅紅色、亞細亞棕色、阿非利加黑色。

18世紀末,「蒙古人種」取代了黃色,成為東亞人的稱呼,這是帶有種族主義的說法。1866年,英國唐恩醫師發表唐氏症的研究報告,發現這些患者的外表都具有蒙古人的特徵,因此醫界稱之為蒙古症。由於當時的研究對象僅限於白人,醫界就認為這是「白種人退化成蒙古人種」的結果,認為蒙古人種是發育不良的人種。直到20世紀上半葉,發現黑人也有蒙古症,甚至真正的蒙古人也有蒙古症,才確認蒙古症不是白人獨有的疾病,推翻了愚昧的「退化說」。這就顯示出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歧視,強化對東亞地區的種族分化。

1950年,發現染色體異常造成唐氏症。1965年,蒙古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正名唐氏症。至今,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為蒙古症的稱呼解釋或道歉。

西方人這麼說我們中國人,我們的反應到底怎樣?中國人聽到老外說我們是黃種人,就覺得很高興,因為中國人是黃帝的子孫,發源於黃土高原,住在黃河流域,沒錯,我們是黃的。

梁啟超,這位有學問的人說:「印度這個國家之所以不興盛,主要是他們的人有黑的、紅的、棕的,就是種的問題。他們血管中的微生物、腦袋瓜子的角度,和白人相去甚遠。我們黃種人和白人差不多,所以白人能做的事,我們黃種人都能做」,自我感覺良好。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聽台灣廟宇說故事》

讀完《聽台灣廟宇說故事》郭喜斌 著。

台灣廟宇充滿了精彩的裝飾藝術,匠師們的藝術作品包括彩繪、剪黏、木雕、石雕、泥塑、交趾陶。作品的題材大都是中國歷史,民間傳說、戲曲、小說等忠孝節義的故事。基於宗教教義,藉由這些通俗的故事,傳遞正向價值與倫理道德觀念,達成宗教勸世教化的目的。

本書作者,匯集台灣各地廟宇的裝飾藝術作品,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解說這些作品的故事。讓讀者能聽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之外,也能見識到各廟宇精美的裝飾藝術。

晉朝人石崇,富可敵國,也誇耀財富,但是卻時常對人感嘆沒錢。因為太有錢而且太過招搖,遭人眼紅,最後被奸人害死,死的時候一碗飯也吃不到,相傳是餓死的。

梁武帝貴為皇帝之尊,仍不滿足,一心想超脫生死輪迴,成仙成佛。武帝崇尚佛法,信奉佛教,與渡他的志公禪師同為十八羅漢。某天,帝問達摩,我做了那麼多好事有沒有功德?達摩說沒有,以為做好事就要算是功德,那就不是功德。

嫦娥的丈夫后羿,射下九個太陽,拯救凡人有功,西王母賜兩顆長生不老仙丹給他夫妻,希望可以長期造福凡人。嫦娥把兩顆仙丹都吃了,飛到月亮上,住在廣寒宮。幾千年後,唐明皇來訪,讚她漂亮,人間沒有人比她更美麗。但是嫦娥還是問明皇,人間有沒有可以讓人永遠不老,永遠美麗的東西?

彭翦,壽命注定活不過二十,經桃花女相助,添了八百歲的壽命,後人就稱呼他為彭祖。當他八百多歲的時候,還每天祈求上天給他多活幾年。經他這麼一求,閻羅王知道世上竟然還有人活到八百多歲,就派黑白無常去人間捉拿。黑白兩找了許久沒找到,心生一計,就跑到河邊洗木炭,說是要把木炭洗成白色。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好笑,彭祖一看就說,我活了八百多歲,也沒聽說過木炭可以洗成白色。於是,黑白無常就勾了彭祖的魂魄到陰司地府交差。

石崇巨富苦無錢,梁武為帝欲作仙
嫦娥照鏡嫌貌醜,彭祖八百祈壽年

空城計,西螺鎮廣福宮,剪黏。
彩衣娛親,台北市保安宮,彩繪。
指鹿為馬,台北市保安宮,彩繪。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圖解台灣神明圖鑑》

讀完《圖解台灣神明圖鑑》謝奇峰 著。

台灣各地有許多宮廟,但是我只知道「寺」是佛教廟,「宮」是道教廟。但是搞不清楚北極殿供奉的是哪位神尊?保生大帝、玄天上帝又是從何而來?當我陷入困境的時候該去請哪位神明幫忙?這本書都有詳盡的介紹。

中國古代官民的祭祀,始於對大自然(天地日月海川山林雷電)的崇拜,和對先人的祭拜。而後,這些抽象的祭祀對象,逐漸神化和人格化,演變成為想像或具體的神明形體。神明只要神蹟靈驗,香火就會鼎盛,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

福德正神是土地神,社稷的社,就是土地神的意思。中國在遠古的周朝就祭拜土地神,農民們祈求豐收。傳說朱元璋在土地公廟出生,所以,土地廟的祭祀在明朝時最為興盛。台灣近年來工商業發達,土地神轉變為財神,土地公神像以前手執木仗,現在手執元寶,香火更為鼎盛。

廣澤尊王俗名郭乾,生於五代後唐(923年),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後代,是閩南地區的福神。尊王神像為少年、翹腳樣貌(如圖),相傳尊王在16歲時坐化得道,昇天時母親不捨,拉下祂盤腿的左腳,因此神像成為如此樣貌。

玄天上帝源自對星宿和動物的崇拜。四象之一的玄武,是北方七宿的總稱,其形象是黑色的龜蛇。宋朝時,從對玄武和龜蛇的崇拜,演變為人格神,繪其像為北方之神,被髮黑衣,仗劍蹈龜蛇。明永樂皇帝稱真武靖難有功,冊封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花七年的時間,動用30萬人,建設真武祖庭武當山成為道教勝地。

關聖帝君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關公,關聖帝君在民間的信仰涵蓋儒、道、佛和各行業。儒教尊稱文衡聖帝、恩主公,道教尊稱關聖帝君,佛教尊稱伽藍尊者,與韋馱尊者並為觀音菩薩的左右護法。清順治皇帝冊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顧國保民精誠綏靜羽贊宣德關聖大帝」,鴻海郭董事長是虔誠信徒。

城隍爺掌管陰間事務,城隍廟是陰廟。古代城牆四周,或有壕溝,稱為隍,壕溝有水就是護城河,稱為池,就是我們說的城隍、城池。古代天子歲末要祭拜八神,城隍是為其一,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後來轉變為官民對城守護神的祭拜。唐朝時,始有忠賢名臣逝世後被尊為城隍爺祭祀。名匾「爾來了」(見圖)懸掛於台灣府城隍廟。

五福大帝是福州地區百姓奉祀的神祇。唐朝時,有一瘟鬼欲毒害福州百姓,五位舉人參加省試時,恰巧路過看見,於是捨身拯救了福州百姓,百姓感念再生之恩,立廟祭祀,是為五帝。清朝時,在台福州籍官兵奉祀五帝,香火鼎盛。日治時期,台南白龍庵崇祀五福大帝,迎神繞境時,五帝駕前有人裝扮成官府的隨從護衛,藉以驅魔除邪,稱為家將。現代的八家將從此演變而來。

保生大帝是閩南、台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大帝本名吳夲(音滔),北宋閩南人,登山採藥時失足墜崖羽化成仙。台南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是全台開基主廟,明鄭時期隨鄭成功軍隊前來台灣,是學甲地區信仰核心。慈濟宮內的交趾陶和剪黏是名匠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妙道控九天澤沛東瀛萬古聲靈赫濯
保生宏三界恩通南斗千年俎豆馨香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

讀完《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編譯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蔡美蒨主編。

台灣,1721年朱一貴事件後,清國劃界封山,東部地區成為化外之地,歷史文獻付諸闕如。1875年開山撫番,花東地區原住民文化才得以一窺究竟。

本書珍貴之處,在於重現19世紀初東部原住民生活樣貌,述說阿美族人的生活和風俗,以及和環境、他族、漢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補充那段時期匱乏的歷史。文中也敘述了台灣和閩浙的風俗民情,和清國官方處理漂流夷民的態度與方式。

1803年,日本文助船長由箱館航向江戶,途中因風勢漂流到台灣秀姑巒溪出海口附近。船員們登陸後與當地原住民一起生活,期間,八名船員全都病故,僅存文助一人。三年半後,文助跟隨一位漢人商人經枋寮到台灣府,由官方送至福州、杭州、乍浦,再派船送到日本長崎,經江戶回到居住地箱館,前後歷時九年。

從江戶回箱館這段期間,隨行官員秦貞廉紀錄文助口述這九年的經歷,加上繪圖,寫成本書原始版本。日據時期1940年,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山中樵館長,覆刻原始版本,加上繪圖、註、解說,於《愛書》雜誌發表全文,稱為愛書版。2011年,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再重新訂正、編排、翻譯,出版本書編譯本。

​註:チョプラン嶋,清國的文獻中亦作芝布蘭島,即今獅球嶼,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 プラン嶋之記》中泛指秀姑巒溪口。チョプラン為阿美語地名Ciporan之譯音,日船順吉丸.漂流抵達的地點為秀姑巒溪口左岸,即舊新社庄之大港口村。

秀姑巒溪出海口,長虹橋,奚卜蘭島。
本圖摘自「南亞塑膠公司2018年月曆一月」。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福爾摩沙三族記》

讀完《福爾摩沙三族記》陳耀昌 著。

作者陳耀昌(1949~),台大醫院血液及腫瘤醫師,骨髓移植,、幹細胞研究專家。創立台大法醫學研究所。

這是一本歷史小說,敘述1646~1662年荷蘭領台時期,以熱蘭遮城(台南安平)為中心,荷蘭人、漢人、西拉雅人,三個族群互動所發生的故事。

作者使用大量的史料,做為本書的素材,讓故事情節貼近史實。我很佩服作者大量的閱讀,將零散的時間和空間串聯在一起,把歷史寫進小說。這是一本充滿人文主義的歷史小說。

1624年,鄭成功生於日本,荷蘭人佔領台灣。
1662年,荷蘭人被逐出台灣,鄭成功逝世於大員。
1683年,施琅攻陷台灣。
1684年,台灣畫入清朝版圖。

為台灣留下歷史  為歷史記下台灣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書劍恩仇錄》

讀完《書劍恩仇錄》 金庸 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這是他1955年寫的第一部。

我高中時看古龍,大學時才看金庸。前鎮的吳東穎愛看武俠小說,那時候,我又心動,再把金庸看過一遍。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買了《書劍恩仇錄》來看,現在還在我書架上。上禮拜二到圖書館,看到金庸小說出了大字版,就借這部回來看。所以,《書劍恩仇錄》前前後後看了四次。

《書劍恩仇錄》和作者其他的作品比較起來,實無過人之處。故事平鋪直敘,從奔雷手文泰來受重傷說起,紅花會一行人,借總舵主陳家洛和乾隆皇帝是兄弟的關係,要推翻滿州人的統治。最終,這一大群英雄豪傑團團圍住乾隆,同時,一個小嬰兒被乾隆的武官挾持。結果,這一大群英雄豪傑竟然擔心傷及這個小嬰兒,不肯下手殺了乾隆,最後,還放走了乾隆。昏庸至極啊。

奔雷手文泰來,內功、拳腳功夫厲害。千臂如來趙半山,各種暗器獨步武林,是我喜歡的角色,其他都很普通。

《論語・子張第十九》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書劍恩仇錄》大字版。
余魚同把張召重提到沙城牆來,暗暗禱祝:「恩師在天之靈,你的朋友們與弟子,今日給你報仇雪恨」。割斷縛住張召重的繩索,把他踢落。
陳家洛一把抓住乾隆,啪啪啪幾下,重重打了他三巴掌,喝道:「你還記的當日的誓言嗎?」乾隆哪敢作聲,急趨而出。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太平島不是島,台灣不是國家

親愛的台灣軍民同胞們
太平島是礁,不是島。
台灣是一個區域,不是一個國家。
全世界絕大部份的國家,都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因為台灣是「中國的台北」,Chinese Taipei ,但是,我們都自欺欺人說是中華臺北。


大家認為,太平島和台灣,哪個比較重要?
人家說太平島是礁,我們就很生氣。
為什麼人家說我們是「中國的台北」,我們都不會生氣?為什麼我們打著 Chinese Taipei 的旗子,去參加國際活動,都不會生氣?


我們從來不曾因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而生氣過。我們為何這麼不在意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卻要在意太平島是島還是礁呢?
太平島是不是一個島,重要,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不得了。

我們要守護太平島,更要守護台灣,讓台灣變成一個國家,全世界都承認的國家。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台灣礁

太平島是礁,不是島。
那麼台灣島以後也乾脆叫做「台灣礁」算了。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台灣的原住民族》

讀完《台灣的原住民族》宮本延人 著。

宮本延人(1901~87),日本民俗人類學家。一生致力於台灣原住民人類學之調查研究。1928年擔任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研究助理,跟隨移川子之藏教授從事台灣原住民調查研究。

這本書是作者回憶在台工作期間的雜文總輯。那時候的高山族分為九族,平埔族也分為九族。

書中有幾項記載,是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
1. 在臉部刺青(黥面)表示成年、美麗,以泰雅族最具代表性。男子刺在額頭、唇下,女子刺於雙頰。
2. 埋葬採室內葬,大致上用蹲距的姿勢,把死者埋在家中的床下,各族之間略有差異。
3. 卑南、排灣、阿美族,對於青少年的訓練比較嚴格,聚集在青年會所,集中起居、活動、訓練。
4. 布農、泰雅、賽夏、曹族,有拔牙的習俗,拔掉上排左右第二門牙和犬牙,表示成年、健康、美觀。
5. 吳鳳,在日本的教科書是披黃袍,在台灣是披紅袍。作者去曹族頭目家採訪時,還是發現了整排的人頭,可能吳鳳並沒有感召那些人,或者跟本只是一個故事。
6. 布農和排灣族人,使用石板蓋房子。
7. 雅美族人,不刺青、不獵人頭、部落沒有頭目。武器和盔甲只是祭祀用,他們根本不會打仗,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族群。
8. 魯凱族人沒有姓名,只有家號,卜卦吉凶可以改家號,分家時也可以改。
9. 雅美族人沒有姓,生了長男叫做阿明,家人的稱呼就是阿明的爸爸、阿明的媽媽、阿明的阿罵,萬一阿明死掉,就可能變為阿美的爸爸、阿美的媽媽、阿美的阿罵。如此,和魯凱族一樣,很難從稱號找出族人的關係。

除了以上這些記載之外,「南島語族遷移的軌跡」這個重要的推論,和現代學界的看法是南轅北轍的。

當時的研究指出,根據部落傳說、使用工具、衣著、生活習性和語言特徵,台灣原住民族可能來自南洋。在不同的時期,南洋原住民由呂宋島經過巴丹島、蘭嶼、綠島,在台東海岸登陸,然後進入台灣山區和西部。而現代的推測則是,台灣是南島語族遷徙的起始點,南洋和大洋洲的原住民,都是由台灣遷徙出去的,這「南島語族遷移的軌跡」和日據時代的說法截然相反。

有關南島語族遷移軌跡的推論,迄今尚未獲得充分的證據足以證明,有待各學界繼續努力探討。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我們仨》

讀完《我們仨》楊絳 著。 仨音ㄙㄚ。
這本書是楊絳的自傳,寫她丈夫錢鍾書、她女兒錢瑗(音願)、和她自己(本名楊季康),一家三口生活的點點滴滴。

楊絳(1911~2016),中國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錢鍾書(1910~1998),中國作家、文學研究家。
錢瑗(1937~1997),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

作者用非常感性的手筆,寫她們家人相依為命的故事,尤其經歷文革之後,她們三人只願意死別,也不要生離。字裡行間,刻畫夫妻愛情、兒女親情,令我很感動。

開頭,用倒敘法寫她丈夫和女兒相繼去世。這一大段,作者用幻想的手法寫錢鍾書,用夢境的手法寫錢瑗。深刻表達作者對於親人去世的不捨和悲痛。

他們在英國求學時,生下錢瑗。學成歸國後,經歷抗日戰爭,他們留在淪陷區,物資缺乏,生活極度困苦。中共建國後,由於他們一家人都是知識份子,在大躍進、文革時期,下放鄉間、工廠勞改,身心都遭受極大傷害。

浩劫過後,他們在友人的協助下,政府配給了不錯的棲身住宅,夫妻倆專注寫作和翻譯工作,女兒從事教職,直到病發住院。

家人去世後,楊絳說,「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詩云    世間好物不堅牢    彩雲易散琉璃脆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史記 伍仔胥列傳》

讀《史記 伍仔胥列傳》司馬遷 著。

伍子胥,名員(音雲),以字行,春秋時期楚國人。

父兄被楚平王殺害後,伍子胥忍辱負重,投奔吳國。當時的吳王僚沒有重用伍子胥。伍子胥發現公子光有遠志,就推薦了刺客專諸給公子光,自己跑去種菜。後來,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廬,闔廬重用伍子胥,與謀國事。

後來,吳國攻克楚國,伍子胥要抓昭王為父兄報仇。結果,沒抓到昭王,就去掘平王的墳墓,把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300下。伍子胥的同僚申包胥聽說了這件事,就責備他說,這是你的王,你這樣做太過分了。伍子胥回說,我已經走投無路了,不然是要我怎樣。

後來,吳國攻打越國,吳王闔廬受傷死掉,夫差既立為王。日後,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並且答應越王勾踐稱臣求和。伍子胥立馬跟吳王說,應該趕快滅掉越國,殺了越王,永絕後患才對,吳王沒聽伍子胥的話。

後來,吳王要去打齊國,伍子胥說,應該先滅了越國才對,越王才是有威脅的人,為什麼要去打齊國呢?吳王越聽越火大,給了伍子胥一把劍,要他自殺。伍子胥很生氣,就說,在我的墳前種一棵樹,將來給吳王做棺材,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口,我要看著越國軍隊攻進吳國。然後自刎而死。吳王聽了很生氣,就叫人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皮袋,丟到河裡。百姓就蓋一座廟紀念伍子胥,附近的山也改稱為胥山。

後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殺了吳王夫差,復國。

當時的政治氛圍,為人臣的都應該忠君愛國,而太史公卻持不同的見解,稱許伍子胥的行為是「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我讀文言文,首先看一遍白話翻譯,再看本文和注釋至少兩遍,要把每一段落、詞句都弄懂。全部看懂之後,最後再看一遍本文,看看還有哪些沒記住的詞句,就特別把他背起來。如此一來,這篇文章就入袋了。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遇見林徽因 愛.建築.文學的一生》

讀完《遇見林徽因 愛.建築.文學的一生》張清平 著。

高中時,我愛看小說,幾乎看遍古龍、倪匡、高陽、司馬中原、瓊瑤、三毛等作家的小說,就是不愛看散文和新詩。

我喜歡《遇見林徽因》這本傳記,因為作者把這本傳記寫得像小說。書中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每個人物的心境刻畫,鉅細靡遺,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林徽因(1904~55)是民初知名建築師、詩人。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林長民的女兒,嫁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徐志摩戀上徽因,為此和元配離婚,結果徽因沒嫁給徐,徐就再娶了陸小曼。陸愛慕虛榮,喜歡住在熱鬧的上海,不肯和徐住北京,徐就得飛來飛去,結果死於空難。

徽因的後半生,多災多難。抗戰期間,一家人顛沛流離,從北京到昆明,再到四川。內戰期間,經濟蕭條,生活苦澀。新中國成立後,礙於生活現實,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向共產黨傾斜,向社會主義低頭。中共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是林徽因領銜設計的。

1955年4月,徽因病逝於北京。文革期間,墓碑上「建築師林徽因之墓」字樣,被清華大學的紅衛兵砸毀,2003年修復。

詩云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清式營造則例及算例》

讀《清式營造則例及算例》梁思成 著。

作者梁思成(1901~72),建築師、建築史學家,終身致力於保護古建築及文化資產。創辦瀋陽東北大學建築系,是中國現代教育的第一所建築系。

之前,我讀過許多有關中國和台灣古建築的書,對於木建築構件的專有名詞,各書作者都沒有辦法講的精準、詳細,而且說法不一、眾說紛紜,看的我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

本書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到,這些建築構件「有許多怪誕無稽的名稱,混雜無序,難於記憶」、「有許多的名詞,讀到時茫然不知何指」。所以,這些雜亂無章的專有名詞,自古就有,有鑑於此,作者才用心予以整合和分類,寫了這本則例和算例。

今日詳讀這本木建築的「基本教材」,以前似懂非懂的部份,這本書都講的非常詳細,令我茅塞頓開、心中豁然開朗。例如:樑、枋、檁、桁、椽、檐、柁,這些木建築的構件都有詳細說明,有圖示和範例,工法方面,也有詳盡解說,對於我日後學習將會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