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南科的古文明》大坌坑文化(1/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1/6)

南科園區考古遺址發掘出土的史前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元、多采多姿。本書將各個遺址,依照文化層年代先後的次序,將各個文化層居民的生活樣貌進行重建,有助於讀者對這區域五千年來的先民生活和文化變遷,有初步的認識。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館,預定2018年10月開館,將展示考古發掘歷程和出土文物。我將這本書的內容摘要寫成這篇文,希望這篇文能夠成為參觀南科館的導覽手冊。

南科園區出土的考古遺留,區分為六個文化、十一個分期。本書逐一介紹六個文化層,說明各文化層的關連與演進。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為目前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 1958年盛清沂在台北縣八里鄉發現, 1962、63年間,台北縣文獻會兩次發掘, 1964年張光直再次發掘,命名為「大坌坑遺址」。大坌坑文化重要的遺址有:台北大坌坑、台南八甲、高雄鳳鼻頭、澎湖菓葉A等、南科等。
南科發掘的南關里遺址、南關里東遺址,屬於5000 ~42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菓葉期。

石器
開墾工具:石斧、石鋤,原料來自澎湖橄欖石玄武岩。
木工用具:石錛、石鑿,少部分來自東部的變質玄武岩(西瓜石)、安山岩、玉石。
石質箭鏃:板岩、頁岩、玉石。
網墜:砂岩。

陶器
暗褐色夾砂陶:摻和料有石英、貝屑、火成岩屑,主要型器為罐。
紅褐色泥質陶:常抹上一層光滑的陶衣。
淡褐色泥質陶:豆型器、圈把蓋、彩繪等要素,可能受到中國大陸史前文化的影響而產生。

貝器
貝刀:以雲母蛤(窗貝)製成。
似勺、缽狀貝器:以硨磲貝製成,作為食具,或其他貝器的半成品。

骨角牙器
骨器:用於漁獵,作為裝飾品。
材料來源:陸上哺乳動物,魚骨魚齒製成骨器。

動物骨骼
數量最多的是貝殼,主要是河口或潮間帶的貝類,和淡水的田螺。
鯊鮫的脊柱、鋸鰩的鋸齒、魟魚的尾棘、魚的碎骨、耳石。
龜鱉蛇的骨骸。
豬鹿犬鼠的殘骨,滅絕的狗獾、羌的骨骸。
發現4具完整的犬遺骸,3具出土於灰坑,2具頭朝南,是台灣最早養狗的證據。

生業方式
南關里遺址的生態遺留最為豐富且多樣性。數量最多的是貝類,早期多食用海貝,晚期改為淡水貝。整體貝類數量而言,到晚期是呈縮減現象。魚類則不限於近海魚類,不乏大型洄游性魚類,可能具有遠距離航海漁獵的能力和技術。
陸域狩獵有豬鹿犬鼠龜鱉蛇等動物。
植物遺留發現稻米和小米,是目前台灣發現最早可能有人工栽培的地點。苦楝可能作為燃料,稻米的品種和北部遺址發現的不相同。
其他遺址少見的貝刀,可能用來割取稻穗或切割用。從各類石器、骨角牙器、貝器、網墜等工具,可反映當時生計的多樣性,包括農耕、漁撈、狩獵、採集。
發現的坑穴結構,判斷當時應是經年性的定居聚落。發現的有槽石棒可能是打樹皮布棒,紡輪用來捻繩。
繩紋陶的特色是口部矮短,中大型夾砂質陶罐數量最多,罐體多數是口緣以下,通體拍飾繩紋。
飾品見於灰坑,主要以貝殼作為材料,以芋螺製成貝珠,以硨磲、夜光螺蓋、雲母蛤、芋螺製成耳玦。以馬蹄鐘螺、椰子螺、大蜆、龜甲笠螺製成貝鐲,將軟骨魚的脊椎穿孔成為骨珠。

墓葬
出土83具墓葬,60具完整,有三種類型
(一)無壙穴,遺骸緊貼文化層頂,將逝者放置於貝塚或灰坑,未深埋。
(二)淺豎穴型,深度約30公分。
以上二型均無陪葬物,包含各個年齡層,葬姿不定。
(三)深豎穴型,深度70公分,有棺木痕或殘片,頭向南之仰身直肢葬,部分有陪葬品,屬於較晚期的埋葬方式,少數側身屈肢葬、俯身屈肢葬。
墓葬的陪葬品有三類
(一)陶罐。
(二)裝飾品,硨磲貝、豬獠牙、鯊魚牙製成的頸飾,貝類製成的貝環。
(三)口耳鼻處覆蓋貝殼。
發現二具墓葬身上留有箭鏃殘件,顯示有爭鬥行為。發現三顆穿孔人牙,可能存在有馘首的風俗,也有年齡分級的觀念。成年男性和女性都有拔牙的習俗,拔掉上顎左右兩側的側門牙和犬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