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南科的古文明》牛稠子文化(2/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2/6)

牛稠子文化
牛稠子文化層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可能是從大坌坑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南科僅有右先方遺址,南科之外有國母山、新化B、十三甲、中洲、網寮等遺址。在台南地區,牛稠子文化遺址主要在曾文溪流域的新化丘陵、太湖台地東緣、台南階地邊平原。
牛稠子文化,早期4200~3800年前,澎湖的鎖港遺址為代表,是為鎖港期。晚期3800~3300年前,台南仁德的牛稠子遺址,是為牛稠子期。

石器
是右先方遺址最為突出的特色,形制多樣,數量最豐富,材料更多元,材料和器類呈現高度的相關性。斧鋤形器主要以橄欖石玄武岩磨製,大都通體研磨,也有灰黑色砂岩、頁岩製成。
錛鑿形器以橄欖石玄武岩為主要材料,也有閃玉、變質玄武岩(西瓜石)凝灰質砂岩、安山岩、頁岩製成。前者較寬薄,後者器身較厚。石刀以頁岩製造,尖狀戈及匕型器以灰黑色砂岩、頁岩製造。網墜有砝碼型,和板岩磨製的兩縊型。

玉器
出土玉器多呈褐綠色,屬於閃玉,和花蓮豐田玉礦質地相同。沒有發現玉廢料,玉器可能由其他地區帶來。玉飾以玉環為主,環體寬大,厚度細薄。東部遺址發覺之玉飾,以玦形器為主,玉環則是喇叭形。

陶器
主要為紅褐色陶,大部份夾中至粗砂,少部份為泥質陶。器表多為素面並抹泥或刮修,部份有繩紋或繩紋抹平。部份有經過打磨的光面黑彩,如一層陶衣,無紋樣。
器形有罐、瓶、豆、缽(盆)、甕及陶蓋,大甕棺是特色。圈足的比例高,也發現疑似鼎足之殘件和陶環。

骨角牙器
樣式不多,來源除了哺乳動物,也有魚類骨。骨尖器有單刃或雙刃。

動物骨骼與植物遺留
(一)陸地哺乳動物遺留略多於海洋生物。(二)陸地生物有豬、鹿、狗、鼠、羌、兔、果子狸,海洋生物有鯊魚、鯉魚、河豚、鯛魚、魟魚、烏魚。
(三)貝類遺留不多,海貝有歪簾蛤、血蚶,栓海蜷,僧帽牡蠣,淡水有紅樹蜆。
(四)碳化植物種植遺留有稻米、小米、豆類,農耕方面已有高度發展。
(五)稻米和小米,同種種子型態大小相當一致,可能懂得育種。

聚落格局
墓葬成叢集性分佈,每一叢集之墓葬可能屬同一家族成員。叢集排列模式和家屋排列有關聯,叢集內的墓葬會排成一直線,部分的分佈會在同一南北軸線上,家屋也是在同一南北軸線上,不見得彼此相鄰,但是會彼此平行排列,灰坑也是。

工藝技術
(一)使用陶托和陶拍製作陶器。
(二)石器製作方法:以打剝、鋸崩、旋截等方式製作器胚。修磨,以膠結狀況較差且富含石英的「稜柱狀石英砂岩」作為修磨工具。
(三) 石器厚度較菓葉期為薄,對石材更經濟的應用及更高度的加工。
(四)管狀旋截的工法,主要用於玉環的截切。
(五)鑽孔工具可能是尖銳如魚刺般之類的器具。

墓葬
出土50具墓葬,有6具以大甕作為棺具,是南科出現最早的甕棺葬。甕棺葬發掘於牛稠子期,但是有可能在鎖港期就已出現。甕棺分為三部分:
(一)以柱狀仰盆蓋或圈足作為蓋。
(二)以大甕作為葬具,底部打破,遺體由底部放入。
(三)以大型陶片或另一大甕,從底部扣合封存。
全部甕棺出土皆為橫置,甕口朝南。
成人墓葬都沒有棺木,墓穴不深,約文化層下20~40公分,主要為頭部朝南,仰身直肢葬。有8具沒有按照主流葬法,葬式差異極大。全部未見陶容器陪葬,2具有玉環在手肘上,此等現象與其他新石器文化考古發掘有相當大的差異。

文化類緣與傳承關係
新石器時代的「粗繩紋文化(大坌坑文化)」到「細繩紋文化(各區域)」的關聯性為何?
(一)張光直「移民說」
張先生將早期文化區分為:繩紋、龍山形成期、幾何印紋、東周及漢,五個陶器層。前三者分別先後擴張到台灣,大坌坑文化之後的泥質紅陶文化(牛綢子文化、牛罵頭文化)不是大坌坑繩紋陶文化演變而來,而是由大陸渡海而來,其原型應是長江下游的青蓮崗文化。
(二)李光周「地區演化說」
李先生從大坌坑文化與細繩紋陶文化的器物特徵作比較,各方面都非常相似,而且大坌坑式繩紋陶的特徵,多半可以在細繩紋陶文化各遺址的陶器中找到,可以證明細繩紋陶文化是從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的。
(三)臧振華「區域互動說」
臧先生認為,大坌坑文化極可能是細繩紋文化發展的基礎,同時發展過程中,也和大陸東南地區交流互動,造成台灣細繩紋文化的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