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4/6)
蔦松文化
鞍子期, 1800~1400年前,西元200~600年,東漢末年~隋朝。道爺、三抱竹、右先方、五間厝南、石橋等遺址。
蔦松期,1400~1000年前,西元600~1000年,隋朝~北宋初年。五間厝、道爺南、柑港、瘦砂、旗竿地東、旗竿地、南科國小等遺址。
看西期,1000~500年前,西元1000~1500年,北宋初年~明朝中葉。南科沒有遺址。
蔦松文化廣泛分布在台灣南部,以平原為主,台南永康的蔦松遺址是這時期的代表。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遺址面積廣大,顯示當時聚落領域大,人口增加。
鞍子期,道爺遺址面積近8公頃,其餘遺址僅見零星灰坑遺留。生態遺物數量大增,主要有稻米、薏苡,貝類僅限於三抱竹和右先方遺址。石器幾乎不見,出現鐵質工具。陶器以素面紅陶為主,其中夾雜粉白碎礫之近泥質陶為本期特色。器形以罐為主,出現鳥頭狀器。甕棺已消失,常見碎陶片鋪陳於遺骸下方,採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陪葬品有陶容器、鐵質、玻璃等飾品。
蔦松期,五間厝為本期代表遺址,生態遺物和前期相同,但是數量增多。多處見到貝類遺留。大部分工具為鐵質,保留下來的不多,有長劍、箭鏃、魚鉤、鐵環飾品。陶器以素面夾細砂紅陶為主,器形上出現鈕、矮圈足。墓葬不見鋪陶,淺埋,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為主。晚期,出現小型陶罐陪葬,未深埋,可能堆土為塚。以鐵器、鹿角飾品、玻璃珠、骨環、陶環、玻璃環作為陪葬品。
看西期,不見於園區內,在園區西南側外圍,看西、大洲、八角寮等遺址。看西遺址有豐富的貝類分布,是園區南側遺址中開始出現貝類遺留之遺址。少見石器,陶器以紅褐夾細砂陶為主,器形和前期相似,帶鈕、角轉平底、穿孔矮圈足,部分器表有貝印紋,裝飾品以玻璃器為主。
石器
工具大多從石器轉變為鐵器,石質斧鋤錛鑿還繼續使用。斧鋤形器採打剝方式製作,不見通體細磨,僅刃部較多修磨。錛鑿形器質地多樣,有橄欖石玄武岩、凝灰岩、變質砂岩,方角型石錛已完全消失,鏃形石器幾乎不見。出土較多的石錘、磨石,材質為砂岩、變質砂岩。石支腳用來撐起陶容器,形成一組簡易炊灶。
陶器
大容積陶容器已不多見,以中小型矮短口之陶罐及陶瓶,及帶孔缽等器形為主。陶容器多有鈕、孔,作為繫繩的裝置。瓶形器多為喇叭口束頸,在頸部繫繩。陶容器厚度變厚,少見圜底,多為平底。少見紋飾,多為紅褐素面抹泥或磨光。整體而言,陶容器因應生計方式,技術變化趨向可攜性、耐用性、利於放置。陶器以罐形器類別最多樣,數量也較多。缽形器的形制變化最大,唇部、體部、底部的平均厚度均較大,且帶穿孔。盆形器的口徑已變窄,約20公分,器腹深度和口徑大致相當。瓶形器體腹部容積加大加深,蓋形器也產生較大的差異。陶容器的底部圈足是一大特徵,在器體製作完成後,在底部加上一圈陶土,使其穩重厚實。部分圈足底部內凹,對稱穿孔,通常四孔,供穿繩串過腹鈕孔,用來吊掛。發現甑,類似現在的蒸籠,懂得利用水蒸氣蒸煮食物。陶支腳,三支陶支腳可支撐陶容器烹煮食物。
金屬器
鐵器以刀、劍、鏃、鉤為主,少見裝飾品。顯見鐵器主要用於生業經濟和武裝防禦上。遺址未發現煉鐵、鍛鐵的設備,原料來源也不清楚。
貝器
在動物資源的運用及種類,和新石器時代相當。貝類的運用比較貧乏,出土數量非常少,種類單調,原因不明。魚類生態遺留,多海域魚種,也有深海水域的捕撈活動。
骨角牙器
骨器製品因鐵器的出現有利於大量生產及技術精進。鐵器更利於骨料的截切、砍削、雕刻細緻的紋樣,縮短製程,趨於精緻。骨角牙錢在本時期高度發展,較常使用鹿科動物的角。
動物與植物遺留
在灰坑周圍出土完整狗骨架,未經肢解,有共伴出土的小型陶器,可能是陪葬品,顯見人狗的緊密關係。動物遺留以陸地哺乳動物居多,海洋魚骨次之。哺乳動物有鹿、豬、狗、雲豹、兔、羌、鼠、果子狸、蝙蝠、貓,鹿最多,豬次之。野豬和鹿應該是主要獵捕對象,但是不知獵場在哪裡?有很多植物遺留,包括苦楝、豆類、薏苡、稻米、破布子,栽種技術已達相當水準。出土種子以苦楝和朴樹最多,薏苡、稻米次之,除了作為食物,也可作為燃料使用。在植物資源的運用策略相當多元,對植物特性也能掌握。早期發現的小米卻極少發現,主食趨向稻米。
工藝技術
鐵器的使用增加了許多的骨角器,骨角器的製作、截切、鑽孔、雕刻技術大為精進,紋樣豐富,線條細膩,使用尖銳且硬度、銳利度極佳的金屬器作為雕刻工具。骨製品運用於生計工具和裝飾品。發現不易保存的繩子,以植物纖維製成。
飾品
飾品的風格多變,材質有陶質、動物骨骼、玻璃、貝殼。人面陶塑是特色之一,表情神韻和立體五官搭配,尤其特別的是鼻樑和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孔的位置。陶環多屬素面泥質,偶見紋飾,紅褐色較多,斷面為圓形或卵圓形。墓葬出土時戴於前臂、手腕一帶,生活場域也有出土,應為經常穿戴之飾品,也有黑色陶環,較少的排環。較具代表的骨質飾品有:帶刻劃紋之獸骨角、直排多孔器、雕刻手環、刀柄、耳飾等。紋飾母題有:人面紋、太陽紋、漩渦紋、羽狀紋、幾何圖形。也有耳栓飾品、鹿角刀柄和帶刻劃紋飾的骨角飾品。
墓葬
以豎穴土坑埋葬,陶容器陪葬、頭向朝北、仰身直肢葬為主。嬰幼兒的墓葬多出現在成人墓葬叢集的外圍。早期,在逝者人體下方會鋪墊陶容器的破碎片,晚期,則不見鋪墊的陶片,陪葬罐的類型也不同。墓葬的高度叢集性與埋葬習俗規則性,反映出緊密的社會組織與嚴謹的埋葬制度,這些叢集內的個體可能有親屬關係。未見葬具,僅埋葬於生活面下10~20公分,可能堆土為塚,未覆蓋。因為發現陪葬品表面有蓆印紋,以及逝者雙手緊靠軀幹,雙膝、腳踝併攏的現象來判斷,埋葬時逝者可能捆裹草蓆、編織物或皮革等物件。本期文化傾向大聚落發展趨勢,因此成組集聚分布,群組墓葬中,平行或垂直排列,呈現叢集現象。發現叢集和疊葬,顯示埋葬行為是以親屬關係為基礎,以二具相疊為主,有一組三疊葬。拔牙見於15歲以上大多數的女性,與新石器時代男女都拔牙的習俗不同。五間厝遺址發現一墓葬,頭顱放在一敞口陶盆內,右肩至右肱骨近端有一利器砍切痕,可能和馘首行為有關。發現穿孔人骨下顎出土於灰坑,下顎體上有數個人為穿孔,應為了穿繩而為之加工,下顎枝上有明顯的砍切痕跡。陪葬品種類豐富,日常生活用品、漁獵工具、裝飾品皆有,陶容器最常見,也有玻璃製品、陶環、陶珠,或少量破陶片,少數的金屬器。
蔦松文化
鞍子期, 1800~1400年前,西元200~600年,東漢末年~隋朝。道爺、三抱竹、右先方、五間厝南、石橋等遺址。
蔦松期,1400~1000年前,西元600~1000年,隋朝~北宋初年。五間厝、道爺南、柑港、瘦砂、旗竿地東、旗竿地、南科國小等遺址。
看西期,1000~500年前,西元1000~1500年,北宋初年~明朝中葉。南科沒有遺址。
蔦松文化廣泛分布在台灣南部,以平原為主,台南永康的蔦松遺址是這時期的代表。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遺址面積廣大,顯示當時聚落領域大,人口增加。
鞍子期,道爺遺址面積近8公頃,其餘遺址僅見零星灰坑遺留。生態遺物數量大增,主要有稻米、薏苡,貝類僅限於三抱竹和右先方遺址。石器幾乎不見,出現鐵質工具。陶器以素面紅陶為主,其中夾雜粉白碎礫之近泥質陶為本期特色。器形以罐為主,出現鳥頭狀器。甕棺已消失,常見碎陶片鋪陳於遺骸下方,採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陪葬品有陶容器、鐵質、玻璃等飾品。
蔦松期,五間厝為本期代表遺址,生態遺物和前期相同,但是數量增多。多處見到貝類遺留。大部分工具為鐵質,保留下來的不多,有長劍、箭鏃、魚鉤、鐵環飾品。陶器以素面夾細砂紅陶為主,器形上出現鈕、矮圈足。墓葬不見鋪陶,淺埋,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為主。晚期,出現小型陶罐陪葬,未深埋,可能堆土為塚。以鐵器、鹿角飾品、玻璃珠、骨環、陶環、玻璃環作為陪葬品。
看西期,不見於園區內,在園區西南側外圍,看西、大洲、八角寮等遺址。看西遺址有豐富的貝類分布,是園區南側遺址中開始出現貝類遺留之遺址。少見石器,陶器以紅褐夾細砂陶為主,器形和前期相似,帶鈕、角轉平底、穿孔矮圈足,部分器表有貝印紋,裝飾品以玻璃器為主。
石器
工具大多從石器轉變為鐵器,石質斧鋤錛鑿還繼續使用。斧鋤形器採打剝方式製作,不見通體細磨,僅刃部較多修磨。錛鑿形器質地多樣,有橄欖石玄武岩、凝灰岩、變質砂岩,方角型石錛已完全消失,鏃形石器幾乎不見。出土較多的石錘、磨石,材質為砂岩、變質砂岩。石支腳用來撐起陶容器,形成一組簡易炊灶。
陶器
大容積陶容器已不多見,以中小型矮短口之陶罐及陶瓶,及帶孔缽等器形為主。陶容器多有鈕、孔,作為繫繩的裝置。瓶形器多為喇叭口束頸,在頸部繫繩。陶容器厚度變厚,少見圜底,多為平底。少見紋飾,多為紅褐素面抹泥或磨光。整體而言,陶容器因應生計方式,技術變化趨向可攜性、耐用性、利於放置。陶器以罐形器類別最多樣,數量也較多。缽形器的形制變化最大,唇部、體部、底部的平均厚度均較大,且帶穿孔。盆形器的口徑已變窄,約20公分,器腹深度和口徑大致相當。瓶形器體腹部容積加大加深,蓋形器也產生較大的差異。陶容器的底部圈足是一大特徵,在器體製作完成後,在底部加上一圈陶土,使其穩重厚實。部分圈足底部內凹,對稱穿孔,通常四孔,供穿繩串過腹鈕孔,用來吊掛。發現甑,類似現在的蒸籠,懂得利用水蒸氣蒸煮食物。陶支腳,三支陶支腳可支撐陶容器烹煮食物。
金屬器
鐵器以刀、劍、鏃、鉤為主,少見裝飾品。顯見鐵器主要用於生業經濟和武裝防禦上。遺址未發現煉鐵、鍛鐵的設備,原料來源也不清楚。
貝器
在動物資源的運用及種類,和新石器時代相當。貝類的運用比較貧乏,出土數量非常少,種類單調,原因不明。魚類生態遺留,多海域魚種,也有深海水域的捕撈活動。
骨角牙器
骨器製品因鐵器的出現有利於大量生產及技術精進。鐵器更利於骨料的截切、砍削、雕刻細緻的紋樣,縮短製程,趨於精緻。骨角牙錢在本時期高度發展,較常使用鹿科動物的角。
動物與植物遺留
在灰坑周圍出土完整狗骨架,未經肢解,有共伴出土的小型陶器,可能是陪葬品,顯見人狗的緊密關係。動物遺留以陸地哺乳動物居多,海洋魚骨次之。哺乳動物有鹿、豬、狗、雲豹、兔、羌、鼠、果子狸、蝙蝠、貓,鹿最多,豬次之。野豬和鹿應該是主要獵捕對象,但是不知獵場在哪裡?有很多植物遺留,包括苦楝、豆類、薏苡、稻米、破布子,栽種技術已達相當水準。出土種子以苦楝和朴樹最多,薏苡、稻米次之,除了作為食物,也可作為燃料使用。在植物資源的運用策略相當多元,對植物特性也能掌握。早期發現的小米卻極少發現,主食趨向稻米。
工藝技術
鐵器的使用增加了許多的骨角器,骨角器的製作、截切、鑽孔、雕刻技術大為精進,紋樣豐富,線條細膩,使用尖銳且硬度、銳利度極佳的金屬器作為雕刻工具。骨製品運用於生計工具和裝飾品。發現不易保存的繩子,以植物纖維製成。
飾品
飾品的風格多變,材質有陶質、動物骨骼、玻璃、貝殼。人面陶塑是特色之一,表情神韻和立體五官搭配,尤其特別的是鼻樑和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孔的位置。陶環多屬素面泥質,偶見紋飾,紅褐色較多,斷面為圓形或卵圓形。墓葬出土時戴於前臂、手腕一帶,生活場域也有出土,應為經常穿戴之飾品,也有黑色陶環,較少的排環。較具代表的骨質飾品有:帶刻劃紋之獸骨角、直排多孔器、雕刻手環、刀柄、耳飾等。紋飾母題有:人面紋、太陽紋、漩渦紋、羽狀紋、幾何圖形。也有耳栓飾品、鹿角刀柄和帶刻劃紋飾的骨角飾品。
墓葬
以豎穴土坑埋葬,陶容器陪葬、頭向朝北、仰身直肢葬為主。嬰幼兒的墓葬多出現在成人墓葬叢集的外圍。早期,在逝者人體下方會鋪墊陶容器的破碎片,晚期,則不見鋪墊的陶片,陪葬罐的類型也不同。墓葬的高度叢集性與埋葬習俗規則性,反映出緊密的社會組織與嚴謹的埋葬制度,這些叢集內的個體可能有親屬關係。未見葬具,僅埋葬於生活面下10~20公分,可能堆土為塚,未覆蓋。因為發現陪葬品表面有蓆印紋,以及逝者雙手緊靠軀幹,雙膝、腳踝併攏的現象來判斷,埋葬時逝者可能捆裹草蓆、編織物或皮革等物件。本期文化傾向大聚落發展趨勢,因此成組集聚分布,群組墓葬中,平行或垂直排列,呈現叢集現象。發現叢集和疊葬,顯示埋葬行為是以親屬關係為基礎,以二具相疊為主,有一組三疊葬。拔牙見於15歲以上大多數的女性,與新石器時代男女都拔牙的習俗不同。五間厝遺址發現一墓葬,頭顱放在一敞口陶盆內,右肩至右肱骨近端有一利器砍切痕,可能和馘首行為有關。發現穿孔人骨下顎出土於灰坑,下顎體上有數個人為穿孔,應為了穿繩而為之加工,下顎枝上有明顯的砍切痕跡。陪葬品種類豐富,日常生活用品、漁獵工具、裝飾品皆有,陶容器最常見,也有玻璃製品、陶環、陶珠,或少量破陶片,少數的金屬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