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我在°故我思】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促轉會要撤換新臺幣,要撤掉中正紀念堂的三軍儀隊,要拆除軍中的蔣公銅像。
促轉會說,是去威權象徵而非去蔣化。
聽了以上說明,你覺得何者是威權象徵?
1.新臺幣。
2.三軍儀隊。
3.蔣公銅像。
4.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近乎佛教徒》

讀完《近乎佛教徒》宗薩蔣揚欽哲諾布(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Norbu)著,姚仁喜 譯。

這本書闡述「身為一個佛教徒,對於證悟真理應有的基本認識。」說明佛教基本教義的一本書。譯者的中文和佛法功力深厚,翻譯的非常好,辭句通順,語意清晰。

書說,你如果接受這四項真理(真諦、四法印、四見地),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他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這四種見地是佛教的主幹,沒有人創造它們,因為它們是單純的事實,佛教徒的證悟,就是指對這四項事實的了悟。它們不屬於倫理道德,也無法被專屬或獨享。基於這樣的概念,佛教中沒有「不信神的異端」或「褻瀆神明者」,因為不存在必須忠誠或崇拜的對象,也沒有可以侮辱或懷疑的對象。

換句話說,不相信或不覺知這四真理的人,佛教徒稱之為無明,而非異端,也不是侮辱神明、侮辱佛教。就像是不相信人類登陸月球、不相信地球是圓的,科學家只會說是無知,而不會說是褻瀆科學、侮辱科學。我們了悟真理、實踐真理,就能化解我執和無明,這種解脫就是所稱的智慧,佛教徒尊崇智慧勝於一切。

表象上,佛教有諸多的儀式、規矩,例如法會、焚香供花、禮儀法器,這些儀式和規矩僅僅是方法,不是目的,也不是結果。這些方法是用來啟發,甚至於做為證悟真理的工具。近來,佛教文化、習俗、儀式容易吸引人,眾人目光焦點在這些方法上,而忘掉最終目的在於證悟真理。所以佛說,最好的崇拜方式,就是單純的憶起,情緒上專心,不要有其他的雜念。

書的前半段講和合、無常、情緒(煩惱)、痛苦,這些是佛陀證悟出來的道理,當作佛學來研習,嚴肅具有啟發性,假如要向普羅大眾宣揚這些道理,我認為很難,不然就得像西藏人或台灣福智般,在課堂上努力用功研讀佛法,才能一窺佛理究竟。於此,佛陀證悟之後也認為,如果要表達這些個道理,或是教導他人,沒有人有能力聽聞了解。

要證悟佛陀闡述的這些道理,似乎遙不可及,戒菸都戒不成了,如何能戒貪嗔痴。但是,經由知識和經驗的證悟,可以解除遲疑,我們應該明白,阻礙證悟的障礙都是和合現象,就是無常的本質,即然無常,當然就可以被清除。

人的本性清淨、無污染,是為佛性。人受到污染,獲致情緒,並深深為此情緒所苦,才顯現出人性。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某些事物困住,實際上,不是被事物困住,而是因為執著於這些事物才會被困住,是所謂的我執,去除我執才能輕盈保泰,免除煩惱。

涅槃是一種寂靜、喜樂的境界,不是上天堂的概念,如果很多人都上天堂,天堂就不是天堂。如果要解脫輪迴,在此生或來生追求祥和和快樂是沒有用的。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禱告和拜佛是祈求神給我們信心和力量,能夠藉由信心和力量克服困難,度過難關,而不是求神讓我中大獎、金榜題名,甚至重病痊癒。

如果你仍然界定自己是一位佛教徒,那麼你就還未成佛。須菩提,於意云何?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Norbu)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

【我在°故我思】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

今天,執政黨地方選舉慘敗,蔡英文、賴清德、陳菊辭職,咎由自取。民進黨長期利用反核、台獨、228議題騙取選票,這次選舉不思進取、變本加厲,加碼鄭南榕事件,控訴對手假新聞、假消息,抹黑、抹黃、抹紅對手,殊不知人民早已看破手腳,唾棄腐敗政權。蔡政府執政兩年,倒行逆施,人民投下不信任票。

口沫橫飛的政論節目主持人、政客、黨工和媒體人,巴結、奉承執政黨,盡說些鬼話、幹話、雞歪話。其實,這些人就是惡魔黨。

無敵鐵金剛雙面人,科學小飛俠打擊惡魔黨,如今正義角色由人民扮演,打擊腐敗的民進黨、惡魔黨。

20181123,高雄夢時代前廣場,20萬人大合唱

神力女超人 許淑華
科學小飛俠
無敵鐵金剛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分離術24捐

今天,我完成年度血小板分離術24捐。
累計至今全血73次,分離術232次,合計305次。
為善欲人知,呼籲大家踴躍捐血。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老派約會之必要》

讀完《老派約會之必要》李維菁 著。

作者李維菁,2018年11月13日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年49歲。本書分成三篇,每篇收集的都是短文。

首篇,小小說。有些文我看不懂,有些文看不太懂,有些文看得懂,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作者寫她自己和周遭環境的現實與虛幻,她幻想、異想、想像,她渴望愛和被愛。現實的生活中,我很好奇,她到底有沒有踏出去?踏進現實生活中,還是滯留在她的想像空間?

她寫說「每次過馬路,我們要幻想眼前的斑馬線,白色橫紋成為彩色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一條條鋪開。踩過他們,我們就跨過了一條彩虹。過完它,我們到達彩虹彼端。」

次篇,小小詩。「帶我出門,用老派的方式約我,在我拒絕你兩次之後,第三次我會點頭。 」這是同書名一首小小詩的開頭句。

現代的生活週遭,充斥著LINE、FB這類的網路語言和訊息。偶像劇、談話節目、綜藝節目,帶領風向和風潮,約會男女相處,充滿罐頭語言和慣性意境。回首幾十年前的老派約會,打電話,寫情書,感性而有溫度,不矯情、不做作,一切盡在無言中。

終篇,小小人。跟小小說一樣。我覺得都是寫她自己,寫的很好,我想學。

她對世上的事充滿期待,又充滿抗拒。期待和抗拒之間的衝突,為她帶來煩惱、憂悶、不解。不知道這些是不是她生病後的作品?她的人生不應該那麼樣的灰暗,看了令我難過。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夜襲

【我在°故我思】夜襲。

最近,夜襲這首歌很紅,可能登上 Google trends 熱搜排行,或是 YouTube 點閱排行。

高二時,學校軍歌歌唱比賽,我們班得到冠軍,其中一首就是唱夜襲。直到現在,我還很會唱這首夜襲,歌詞從頭到尾都還記得。印象中的歌詞是鑽向共匪的心臟,而不是敵人的心臟。

我服役時,在成功嶺入伍,分科在憲兵學校。憲校隊上的區隊長不准我們預官班唱成功嶺之歌,但是,我們還是照唱不誤,同隊的陸官正期班也仿效我們,唱他們的陸軍官校校歌。

現在,有人說不可以在美濃唱夜襲,以前,憲兵學校的區隊長不准我們唱成功嶺之歌,我認為這些人不是被害妄想症,就是自卑感作祟,都需要去被醫生看。


1983年,在成功嶺受訓,休假時和預官班同學去中興新村蹓躂。
1977年,高二,我們班榮獲軍歌歌唱比賽冠軍,賽後合影留念。
成功嶺之歌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網址無私分享

狂暴巨獸(HD高清版)
https://ppt.cc/fHGlAx

一級玩家(HD高清版)
https://ppt.cc/fQQcEx

古墓奇兵:源起之戰(BD高清版)
https://ppt.cc/fIjSwx

鋼鐵墳墓2(HD高清版)
https://ppt.cc/fPxIGx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HC清晰版)
https://ppt.cc/f0OiHx

恩德培行動(HD高清版)
https://ppt.cc/ftDggx

12猛漢(BD高清版)
https://ppt.cc/fT0Pcx

211緊急呼救(HD高清版)
https://ppt.cc/fXKdjx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美版高清)
https://ppt.cc/fKzLZx

玩命颶風(HD高清)
https://ppt.cc/f2R8jx

侏羅紀世界2(TS中字版)
https://ppt.cc/fxY0Tx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金庸去世

【我在°故我思】金庸去世。

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1948年移居香港。今天下午於香港養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壽 94 歲。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父親節

【我在°故我思】今天父親節。

緬懷我的父親(1932~1990)。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被遺誤的台灣:荷鄭臺江決戰始末記》

讀完《被遺誤的台灣:荷鄭臺江決戰始末記》
C. E. S.(荷蘭末代長官揆一)荷文原著
Rev. William Campbell(甘為霖牧師)英譯
林野文 漢譯,許雪姬 導讀。

17世紀,荷蘭佔領台灣,由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的長官和評議會,派任駐台長官和駐台評議會負責治理台灣。這本書由駐台最後一任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所著,說明在他任內,中國敵人國姓爺(揆一對鄭成功的稱呼)襲擊台灣前後,他應對國姓爺的謀略、處置和種種作為。

中國清朝初年,國姓爺與滿清人戰鬥,潰敗之後計劃撤退到台灣來,揆一獲報,立即向巴達維亞上級長官陳報,要求提供軍費,要加強軍備、修築堡壘和防禦措施,並以國姓爺軍力強盛,荷蘭在台駐軍兵力不足為由,請求巴達維亞派兵協防。

此時,揆一的政敵,卻在巴達維亞長官和評議會面前,批評揆一施政措施的種種錯誤、道盡揆一的不是,並將國姓爺攻台一事斥之為無稽之談。於是,巴達維亞方面對揆一的陳報置之不理,並對他的說詞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感。

日後,巴達維亞兩次派兵支援台灣防務。第一次軍援,支援軍隊沒有遇上敵軍來襲,將領不耐久候,就帶著軍官和大部份的船隊離開台灣,留下士兵和少數戰艦。第二次軍援,將領懼怕和敵軍交戰,在開戰前夕趁機開溜。於是,揆一在後援無著的窘境下,靠著有限軍力、意志力和信仰,與敵軍周旋。

荷蘭人信仰基督教,揆一認為鄭成功是崇拜偶像、祀奉魔鬼的異教徒。決戰前夕,荷軍有人認為,這場戰爭依靠的是上帝,而不是被圍困的軍隊,上帝會協助他們以寡擊眾,這是一場基督徒和異教徒的戰爭。

雙方僵持9個月後,1662年,揆一不敵國姓爺,豎白旗向國姓爺投降,將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政權和財產,拱手讓給了敵人,結束荷蘭在台38年的統治。事後追究責任,巴達維亞的司法評議會,判處揆一死刑,沒收揆一所有的財產,褫奪一切榮耀和名譽。後來,死刑遲遲沒有執行,就將他放逐到爪哇以東2000公里的一個小島,直到1675年,揆一才回到荷蘭。

這段1661-2年荷鄭戰爭,在中國或台灣的歷史書上,通常都以「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荷蘭佔領的台灣」簡短帶過。荷蘭人的史觀卻是「中國敵人鄭成功佔領荷蘭的台灣殖民地,掠奪東印度公司的政權和財產」。揆一鉅細靡遺地紀錄這場戰爭發生的始末,及其歷史背景,其實揆一寫這本書的真正目的,是對於巴達維亞當局指控他的罪行提出有力的辯解。



這本書的荷文原版。

荷鄭戰爭圖。

荷軍投降,鄭成功受降圖。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南科的古文明》明清漢人文化(6/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6/6)

明清漢人文化
400餘年前,來自閩粵的漢人以台南沿海為根據地,並深入台灣各地。明末清初之際,漢人已有相當的定居人口和活絡的貿易通路,透過商品貿易、文化和血緣的接觸融合,對西拉雅族產生巨大影響,漢人文化成為平原地區的優勢文化。
漢人文化層屬於最上層的文化堆積,受到現代擾動的程度也最大,許多漢人遺址已遭破壞或壓疊在晚近聚落建築之下,許多遺物和傳世品,因人為收集而脫離原始脈絡,而流散各地,因此,考古出土相關遺跡與遺物,更能清晰反映近代漢人文化發展歷程。
漢人遺址距今約300年前,遺址有道爺、柑港、道爺男、南科國小、旗竿地東、木柵、石頭埔、中寮、中寮北、堤塘、埤仔頭、船頭地、王甲。常出土有糖漏等紅褐色厚胎硬陶,反映當時已有甘蔗栽培和蔗糖生產。陶瓷器呈現和前期不同的風貌,主要有安平壺、青花瓷、紅褐色厚胎硬陶。墓葬則用三合土製作槨室,內置棺木,周圍填塞白灰、碎貝。道爺遺址發現一大型磚砌墓塋,道爺南遺址發現熬糖所建之臨時糖廍連灶遺跡。

製陶
17世紀前半,漢人引進製陶技術,荷蘭人招募漢人在台燒磚。明鄭時期,陳永華則教匠取土燒瓦。台南歸仁窯的考古發掘,出土各類磚、瓦、日常生活用器,也發現製糖用的糖漏、漏罐、稾座(圈座器)等陶器。

製糖
台灣糖業始於17世紀荷蘭時代,漢人推廣蔗糖生產,並從中國引進耕種和製糖技術。道爺南遺址發現四連灶遺構、糖漏、糖罐、打火石,是台灣考古首次發現,在其他遺址發現石車(蔗車)、硤蔗座盤木構件、糖漏、糖罐。

運輸
主要交通運輸工具是牛車和舟船,南科在當時屬於內陸,中寮遺址出土木質牛車車輪,早期平埔族受荷蘭人、漢人影響,也用牛車代步。

瓷器
道爺、道爺南、柑港、中寮遺址出土不少中國南方的陶瓷,多為日常生活用具,包含青花瓷、白瓷、彩瓷、青瓷、醬釉器,器形以碗、杯、盤最多,多產於閩南德化、漳州一代和江西景德鎮窯。道爺南出土的生活用青花瓷器,同一形制和紋樣的碗盤,有成套及大量出土的現象,可能是經常使用而購入或帶入。西拉雅文化的社內遺址,出土瓷器多樣,但是數量少,反應不同族群在獲得商品管道上的差異,西拉雅人取得的管道較為隨機,只能就掮客帶來的物品進行交換,習慣使用瓷器的漢人,因熟悉取得管道,可以獲得需要的數量。

聚落格局
漢人的建築多因原址改建而未留存,現今人口密集之村里與舊聚落位置相同。漢人聚落有磚瓦造、土磚造、竹木混灰泥造,型態上承襲中原地區與沿海閩南式建築為主。
柑港遺址發現漢人水井,結構分為三層,上層以方形大紅磚堆疊而成,中層縫隙以瓦片、糖漏碎片、硬陶碎片、帶釉硬陶碎片、泥土填充而成,下層為砂岩礫石和泥土填縫。

墓葬
墓葬結構有兩種,其一,規格較高,由紅磚結構構成大型墓葬,墓塋、墓埕等結構完整,在道爺、旗竿地東遺址皆有發現。另一種,以三合土填充墓穴(外槨),包覆棺木的小型墓葬,這類墓葬普通出現在台南一帶,應是自大陸引進的埋葬習俗。南科國小遺址發現已遭破壞之漢人墓葬與墓碑,墓碑為產於福建沿海一代的花崗岩。
墓穴的最外層以三合土作為外槨,其內包覆木棺,棺內出土棺釘,木棺四角下墊以紅磚,磚上各放銅錢一枚,部分墓主尚見陪葬數十枚銅錢。主要為仰身直肢葬,上肢依個體差異而擺設位置不同,下肢都是直肢。三合土的原料是白灰(蚵灰、石灰、碳酸鈣)、黏土、糖漿、糯米漿、貝殼粉、海菜,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製成。

境外交流
17世紀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頻繁。南科考古遺址出土地之外來陶瓷,以中國製品為大宗,也有非中國製陶瓷,以及一些反映外來文化與習俗的陶瓷器,顯示當時的台灣已納入國際貿易網絡,島內居民受外來多元影響。當時漢人移民、貿易走販已遍佈整個台南平原地帶,貿易對象廣及東南亞、日本、歐洲,也帶來了許多各地的物品。在社內遺址出土屬於日本肥前窯的青花瓷和越南的陶瓷器,前者年代約為17世紀中後半,應是明鄭時期鄭氏所屬商人貿易所得,在轉口銷售之餘流入島內原住民手中。越南北部 Hop Le 窯釉下褐彩瓷,年代約17世紀後半,此類越南瓷流入台灣,可能與鄭氏海外貿易有關。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南科的古文明》西拉雅文化(5/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5/6)

西拉雅文化
台南平原是原住民西拉雅(Siraya)族最主要的活動地區,南科園區位在該族目加溜灣社和新港社附近。園區西南側大道公遺址發現高密度西拉雅文化遺留,其他遺址僅零星灰坑分布,地點與新港社相近。器具延續使用蔦松期的紅褐色素面夾砂陶,也交易取得各式硬陶和瓷器。鐵器數量增多。利用雕刻穿孔的鹿角、玻璃珠、玻璃環作為飾品。
在新市區社內遺址,早期的西拉雅文化延續了蔦松文化特色,例如:帶鈕、帶圈足軟質素面紅褐色陶容器,以雕刻穿孔的鹿角、玻璃珠、玻璃環作為飾品,也發現瑪瑙珠。可見蔦松文化和西拉雅文化,兩者文化行為模式的延續發展與變遷。
西拉雅文化距今500~300年前,主要有社內遺址、五間厝遺址、大道公遺址和柑港遺址,這些遺址都發現灰坑。

石器
有刃石器全都被金屬製刀具取代,僅發現少量砥石和石錘,用於打磨金屬刀具。出現灰黑色燧石小石片,其邊緣可見剝裂痕和消耗痕。燧石少見於台灣新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遺址,在近代漢人遺址常見,石材來源上不明確。

陶器
以紅褐色軟陶罐形器為主,陶容器有四個穿孔陶鈕,與前期相同,但形態已有改變,陶鈕較為圓厚,尺寸較大,部位和個數相同。矮圈足穿孔的特徵依然保存,陶容器頸肩一帶施以連續紋飾,是為特徵。紋飾圖樣是以血蚶殼之邊緣和殼外部腹體印壓而成。兩件柱狀陶棒甚為少見,可能作為支腳之用。

金屬器
社內遺址出土地金屬器包括:刀器類、鐵鎖類、鐵環類、鐵鉤、鐵鏟、鐵柄、銅環、銅錢、銅片、鋤頭、掏耳棒、銅條、鐵錐。金屬鎖器是當時漢人來台時與西拉雅人交易的物品。

骨角器
社內遺址發現144件利用動物骨骼加工之骨器遺留,有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包括:骨尖器、魚卡子,和僅見砍切削磨遺痕之獸骨。骨尖器以哺乳動物骨骼和鹿角製成,也有以魚刺修磨而成。

動物與植物遺留
社內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數量,依次是哺乳動物、海洋生物、兩棲爬蟲類、飛禽類。哺乳動物有牛、鹿、豬、羌、狗、鼠、果子狸、兔、貓、雲豹及蝙蝠。鹿骨遺留最豐富,豬骨其次,羌骨再次之。海洋生物有魚類和甲殼類,魚類有13個類別,鯔魚最多,鯛魚次之,甲殼類包括蟹類和貝類。豐富的生態遺留,反映出西拉雅文化在陸海空域,和河海口潮間帶等環境中,多元動物資源的運用。
其他史前時期未見的牛隻,發現大量肢骨集中現象,牛隻來源可能與漢人、荷蘭人引進的耕作、拉車用牛有關。出土大量植物種子,反映多樣性植物利用,也顯示延續了蔦松文化對在地植物的認識與利用。稻作農耕是主要的生業活動之一,文獻記載,當時的台灣漢人已有進步的水田稻作耕種技術,但是無法斷定社內遺址出土的稻米,是否是華南引進的新品種稻米。另外,未發現小米。

生業方式
台灣在大坌坑文化時期就有狗的馴養,在社內遺址,狗遺骸出現於灰坑邊緣,而且狀態完整,未遭食用肢解,狗骨架尺寸高大,可能是外來新種。豬隻遺留已經有家豬傾向。

聚落格局
文獻記載,西拉雅族的家屋為土臺式建築,考古迄今尚未發現。社內遺址發掘的遺跡包括:灰坑、柱洞、水井、墓葬、河道、水渠,是一個聚落遺址,聚落格局由這些遺跡構成。灰坑具有群聚性,灰坑的範圍大多在2公尺上下相互壓疊,坑內有大量文物與生態遺留。柱洞可能是干欄式建築的遺留,有柱洞內發現木炭。水井集中出現於東側,廢棄的水井當作垃圾灰坑使用。從其他遺址所發現的少數灰坑,可見當時之家戶或呈散戶型態分布。依文獻記載,西拉雅族聚落並非集居,類似於園藝型聚落,與本區考古發現的型態類似。

工藝技術
鐵器的使用,繼承自蔦松文化,迄今尚未發現蔦松文化煉製金屬器的證據。 社內遺址出土少量煉鐵熔渣和鑄模,顯示在金屬器的取得,除了貿易交換而來,也可能從漢人習得煉冶鍛鑄技術,自行製造。

飾品與娛樂用品
出土的裝飾品、娛樂器具種類繁多,材質多樣化,有許多外來的器物和材質,有些器具的材質也前所未見。
動物骨角牙可作為骨鏃、魚卡子、尖器,也可以做成裝飾品、娛樂和儀式性器物。社內遺址出土的骨角牙飾品類,包括:牙器、穿孔獸骨、有刻紋的獸骨、骨珠。牙器有豬牙、人牙製品,穿孔獸骨以鹿角和豬右下顎骨穿孔,有三件片狀骨面上有刻劃紋飾或穿孔。出土骨器有鹿角製作的四枚骰子,和現代骰子完全相同。骨珠以軟骨魚類脊椎骨製成。西拉雅傳承了蔦松文化骨角牙器製作的技術與傳統,而骨器種類則溶入漢人文化要素。
玻璃製品包括玻璃珠和玻璃環,前者數量種類眾多,可能是衣服的裝飾配件,以藍、黃、紅三色為主。較大的玻璃珠可穿繩成串,作為頸部掛飾,不僅出土於陪葬品,也是日常生活經常佩戴的飾品。玻璃環則作為腕飾或耳玦。
瑪瑙珠的大小和形狀差異極大,都有一個貫通的穿孔,用以編織成串,大致呈紅、橙紅、橙色,少數呈紅橙白三層顏色,有球形、菱形、六角柱型、橢圓形四種。各類型瑪瑙珠在台灣其他地區同一時期的遺址中亦多有出土。利用芋螺之圓盤狀殼頂作為裝飾品,也經常見於晚近台灣原住民的裝飾品。
金屬製飾品種類相當多,以環狀、長條尖狀為主,可能作為手環、臂環,長條尖狀器多為殘件,功能不詳。小銅鈴可能是衣襟上的銅釦,或衣飾、髮飾的配件。發現煙斗殘件,吸食菸葉的習慣可能來自其他地區或漢人。

墓葬
墓葬僅發現一具。文獻記載,逝者的遺體放在屋內,火烤乾燥處理,不放置棺木,經過相當長時間之後,才埋在屋內的地下。這時候遺骸多已腐壞,因此考古發掘的墓葬較少或不完整,或遭到擾亂。

境外交流
外來陶瓷比本地陶器更為美觀,且堅固耐用。以中國南方的青花瓷、彩瓷、白瓷、高溫硬陶、低溫釉陶、安平壺為主,種類很多,也有中國以外的產區製品。外來陶瓷可分為餐飲用具、陳設用具、儲藏裝盛食器。碗、盤、杯等中國式餐飲用具的出現,原住民的生活習慣可能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這類瓷器以青花瓷為主,大多為福建漳州窯所生產,有少數福建德化窯白瓷和江西景德鎮窯的精細瓷器。根據荷蘭人的記載,當時輸入給原住民的陶器包括陶罐、空罐子、壺、空的麥酒瓶、空瓶子。各類中國南方燒製的瓶罐盆等高溫硬陶容器、青白瓷、安平壺,堅固耐用,頗受原住民喜愛,常用來裝盛、儲藏、醃漬食物、飲水、釀酒。安平壺又稱宋硐,器身分兩段製作結合而成,有薄胎和厚胎兩種,產地在閩北一代, 16~18世紀因海上貿易而廣於分布東南亞一帶。晚近,安平壺成為傳世品,也是台南西拉雅族人祀壺習俗的道具,常見於祭祀阿立祖的公廨內,西拉雅族人將外來的陶瓷容器置於公廨中祭祀,以安平壺最具代表。有三處公廨保留至今,在台南市東山區、佳里區、左鎮區,宜蘭礁溪淇武藍遺址也出土大量安平壺。西拉雅人和漢人、荷蘭人都有貿易往來,社內遺址出土白瓷、西洋人偶,完整造型可能是立姿人物或騎獸人物。也發現明清時代的銅錢,但是各個年代、各類銅錢的數量都不多,同一種類也少見重複。對西拉雅人而言,貨幣可以交易使用,也可以熔鑄成金屬器,可以做成服飾的裝飾品,或穿孔作為墜飾。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南科的古文明》蔦松文化(4/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4/6)

蔦松文化
鞍子期, 1800~1400年前,西元200~600年,東漢末年~隋朝。道爺、三抱竹、右先方、五間厝南、石橋等遺址。
蔦松期,1400~1000年前,西元600~1000年,隋朝~北宋初年。五間厝、道爺南、柑港、瘦砂、旗竿地東、旗竿地、南科國小等遺址。
看西期,1000~500年前,西元1000~1500年,北宋初年~明朝中葉。南科沒有遺址。

蔦松文化廣泛分布在台灣南部,以平原為主,台南永康的蔦松遺址是這時期的代表。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遺址面積廣大,顯示當時聚落領域大,人口增加。

鞍子期,道爺遺址面積近8公頃,其餘遺址僅見零星灰坑遺留。生態遺物數量大增,主要有稻米、薏苡,貝類僅限於三抱竹和右先方遺址。石器幾乎不見,出現鐵質工具。陶器以素面紅陶為主,其中夾雜粉白碎礫之近泥質陶為本期特色。器形以罐為主,出現鳥頭狀器。甕棺已消失,常見碎陶片鋪陳於遺骸下方,採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陪葬品有陶容器、鐵質、玻璃等飾品。

蔦松期,五間厝為本期代表遺址,生態遺物和前期相同,但是數量增多。多處見到貝類遺留。大部分工具為鐵質,保留下來的不多,有長劍、箭鏃、魚鉤、鐵環飾品。陶器以素面夾細砂紅陶為主,器形上出現鈕、矮圈足。墓葬不見鋪陶,淺埋,頭向北面,仰身直肢葬為主。晚期,出現小型陶罐陪葬,未深埋,可能堆土為塚。以鐵器、鹿角飾品、玻璃珠、骨環、陶環、玻璃環作為陪葬品。

看西期,不見於園區內,在園區西南側外圍,看西、大洲、八角寮等遺址。看西遺址有豐富的貝類分布,是園區南側遺址中開始出現貝類遺留之遺址。少見石器,陶器以紅褐夾細砂陶為主,器形和前期相似,帶鈕、角轉平底、穿孔矮圈足,部分器表有貝印紋,裝飾品以玻璃器為主。

石器
工具大多從石器轉變為鐵器,石質斧鋤錛鑿還繼續使用。斧鋤形器採打剝方式製作,不見通體細磨,僅刃部較多修磨。錛鑿形器質地多樣,有橄欖石玄武岩、凝灰岩、變質砂岩,方角型石錛已完全消失,鏃形石器幾乎不見。出土較多的石錘、磨石,材質為砂岩、變質砂岩。石支腳用來撐起陶容器,形成一組簡易炊灶。

陶器
大容積陶容器已不多見,以中小型矮短口之陶罐及陶瓶,及帶孔缽等器形為主。陶容器多有鈕、孔,作為繫繩的裝置。瓶形器多為喇叭口束頸,在頸部繫繩。陶容器厚度變厚,少見圜底,多為平底。少見紋飾,多為紅褐素面抹泥或磨光。整體而言,陶容器因應生計方式,技術變化趨向可攜性、耐用性、利於放置。陶器以罐形器類別最多樣,數量也較多。缽形器的形制變化最大,唇部、體部、底部的平均厚度均較大,且帶穿孔。盆形器的口徑已變窄,約20公分,器腹深度和口徑大致相當。瓶形器體腹部容積加大加深,蓋形器也產生較大的差異。陶容器的底部圈足是一大特徵,在器體製作完成後,在底部加上一圈陶土,使其穩重厚實。部分圈足底部內凹,對稱穿孔,通常四孔,供穿繩串過腹鈕孔,用來吊掛。發現甑,類似現在的蒸籠,懂得利用水蒸氣蒸煮食物。陶支腳,三支陶支腳可支撐陶容器烹煮食物。

金屬器
鐵器以刀、劍、鏃、鉤為主,少見裝飾品。顯見鐵器主要用於生業經濟和武裝防禦上。遺址未發現煉鐵、鍛鐵的設備,原料來源也不清楚。

貝器
在動物資源的運用及種類,和新石器時代相當。貝類的運用比較貧乏,出土數量非常少,種類單調,原因不明。魚類生態遺留,多海域魚種,也有深海水域的捕撈活動。

骨角牙器
骨器製品因鐵器的出現有利於大量生產及技術精進。鐵器更利於骨料的截切、砍削、雕刻細緻的紋樣,縮短製程,趨於精緻。骨角牙錢在本時期高度發展,較常使用鹿科動物的角。

動物與植物遺留
在灰坑周圍出土完整狗骨架,未經肢解,有共伴出土的小型陶器,可能是陪葬品,顯見人狗的緊密關係。動物遺留以陸地哺乳動物居多,海洋魚骨次之。哺乳動物有鹿、豬、狗、雲豹、兔、羌、鼠、果子狸、蝙蝠、貓,鹿最多,豬次之。野豬和鹿應該是主要獵捕對象,但是不知獵場在哪裡?有很多植物遺留,包括苦楝、豆類、薏苡、稻米、破布子,栽種技術已達相當水準。出土種子以苦楝和朴樹最多,薏苡、稻米次之,除了作為食物,也可作為燃料使用。在植物資源的運用策略相當多元,對植物特性也能掌握。早期發現的小米卻極少發現,主食趨向稻米。

工藝技術
鐵器的使用增加了許多的骨角器,骨角器的製作、截切、鑽孔、雕刻技術大為精進,紋樣豐富,線條細膩,使用尖銳且硬度、銳利度極佳的金屬器作為雕刻工具。骨製品運用於生計工具和裝飾品。發現不易保存的繩子,以植物纖維製成。

飾品
飾品的風格多變,材質有陶質、動物骨骼、玻璃、貝殼。人面陶塑是特色之一,表情神韻和立體五官搭配,尤其特別的是鼻樑和眉弓的特徵,以及眼窩和鼻孔的位置。陶環多屬素面泥質,偶見紋飾,紅褐色較多,斷面為圓形或卵圓形。墓葬出土時戴於前臂、手腕一帶,生活場域也有出土,應為經常穿戴之飾品,也有黑色陶環,較少的排環。較具代表的骨質飾品有:帶刻劃紋之獸骨角、直排多孔器、雕刻手環、刀柄、耳飾等。紋飾母題有:人面紋、太陽紋、漩渦紋、羽狀紋、幾何圖形。也有耳栓飾品、鹿角刀柄和帶刻劃紋飾的骨角飾品。

墓葬
以豎穴土坑埋葬,陶容器陪葬、頭向朝北、仰身直肢葬為主。嬰幼兒的墓葬多出現在成人墓葬叢集的外圍。早期,在逝者人體下方會鋪墊陶容器的破碎片,晚期,則不見鋪墊的陶片,陪葬罐的類型也不同。墓葬的高度叢集性與埋葬習俗規則性,反映出緊密的社會組織與嚴謹的埋葬制度,這些叢集內的個體可能有親屬關係。未見葬具,僅埋葬於生活面下10~20公分,可能堆土為塚,未覆蓋。因為發現陪葬品表面有蓆印紋,以及逝者雙手緊靠軀幹,雙膝、腳踝併攏的現象來判斷,埋葬時逝者可能捆裹草蓆、編織物或皮革等物件。本期文化傾向大聚落發展趨勢,因此成組集聚分布,群組墓葬中,平行或垂直排列,呈現叢集現象。發現叢集和疊葬,顯示埋葬行為是以親屬關係為基礎,以二具相疊為主,有一組三疊葬。拔牙見於15歲以上大多數的女性,與新石器時代男女都拔牙的習俗不同。五間厝遺址發現一墓葬,頭顱放在一敞口陶盆內,右肩至右肱骨近端有一利器砍切痕,可能和馘首行為有關。發現穿孔人骨下顎出土於灰坑,下顎體上有數個人為穿孔,應為了穿繩而為之加工,下顎枝上有明顯的砍切痕跡。陪葬品種類豐富,日常生活用品、漁獵工具、裝飾品皆有,陶容器最常見,也有玻璃製品、陶環、陶珠,或少量破陶片,少數的金屬器。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南科的古文明》大湖文化(3/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3/6)

大湖文化
南科發掘的大湖文化,包括三個時期:
(一)大湖期, 3300~2800年前,道爺南、瘦砂、右先方南貳遺址。
(二)烏山頭期, 2800~2000年前,道爺南、瘦砂、右先方南貳、五間厝、三抱竹、北三舍、五間厝北、旗竿地、石橋、石頭埔、五間厝南、牛尿港、牛尿港北、右先方南壹、三舍灣港、三寶埤、三寶埤南、王甲南、柑港南等遺址。
(三)魚寮期,2000~1800年前,旗竿地東遺址。

大湖期,與園區東北側外圍的善化、左營遺址相較,園區內大湖遺址分布密度較低。石器數量大幅減少,橄欖石玄武岩石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巴圖形石斧。陶器多以素面灰黑陶為主,素面紅陶比例減少,部分陶器於頸折下方施加各式篦劃紋飾,最具特色的陶器,是帶緣盆的出現。墓葬中大量見有甕棺,作為嬰兒的葬具,改採直立式。葬式為頭向朝北,仰身直肢葬,偶有石頭疊壓於頭骨上,覆臉石的文化特色在台灣考古遺址中相當少見。

烏山頭期,除了三寶埤遺址面積達10公頃之外,其他遺址面積都不大,約在5公頃以下,遺物的密度和數量也較其他遺址低。貝類遺留僅見於三抱竹、牛尿港、灣港等西北側遺址。聚落內部配置相當一致,呈長方形區塊,長寬約100公尺,每一區塊外圍為垃圾丟棄區,散見貝塚帶、陶片群、灰坑等,土井散佈其外,內部則見柱洞群、墓葬等遺跡。石器數量劇減,以砂岩磨光的巴圖形匙形石斧,和變質玄武岩方角形磨製石錛最具特色。陶器主要為灰黑陶,陶環以泥質紅陶為主。陶器在質地和型器上有差異,有陶土摻貝屑,而少見向下向外捲瓣之帶緣盆,有陶土不摻貝屑,而有捲瓣型帶緣盆。墓葬的墓穴深70~100公分,有疑似棺木腐爛痕跡,葬式為俯身直肢葬,頭向朝北。墓葬少見裝飾品類的陪葬物,而在近頭部的墓穴上方放置盛裝食物的陶容器。男性逝者以網墜陪葬,女性以紡輪陪葬。三抱竹、五間厝南遺址出土無首墓葬,存在馘首行為。偶見男性有拔牙風俗。

魚寮期,在園區內魚寮期遺址較少,只有零星灰坑。陶器除了灰黑陶、紅褐陶外,另有橙皮灰胎陶,是本期特色。

石器
數量比牛稠子期銳減,有石、木、骨等材質的巴圖形石斧,從出土的石斧柄部及刃部使用痕跡觀察,應是裝柄的農作鋤具。石錛用來刨木、修整木器表面,多裝柄使用,也可能用來刮除獸皮脂肪。石錛整體形制和材質相當一致,多為方角形,面與面之間幾乎呈直角,大多為變質玄武岩,是從外地交易來的材料。石刀用板岩、頁岩製成,用來收割穀物,有長方形、半月形、三角形,柄部有穿孔以用繩索固定在手上。石鏃數量頗豐,以板岩、頁岩磨製而成,為三角形,有一穿孔固定於木枝末端。部分墓葬人骨插有石鏃,可見狩獵和爭鬥行為頻繁。從石器推測應該以農耕為主,狩獵、漁撈為輔的生活方式。

陶器
陶容器以夾砂或泥質灰黑陶為主,早期的灰黑陶以盆、罐、缽為主,常帶有蓖劃紋、蓖刺紋,晚期以素面灰黑陶卵體品為主。晚期出土的陶容器有罐、缽、盆、杯、瓶、豆,有泥質陶及夾細砂陶,大部分為素面,部分帶有曲折波浪狀篦劃紋。還有紡輪、網墜、陶環、陶珠,前二者以黑色為主,陶環多為紅色。不見石網墜,只有陶網墜,且數量很少。

動物骨骼和植物遺留
只有道爺南、三抱竹、牛尿港、右先方南貳、灣港、三寶埤南等遺址發現貝類遺留,其他遺址未發現或者很少。骨器不多,以及豬肢骨和鹿角製成骨尖器、穿孔骨器,其功能為縫紉所需的鑽孔尖器,和捕魚用的魚叉、魚鉤等。植物種子出土很少,只有三抱竹遺址灰坑發現稻米遺留。動物骨骼大部分是豬骨、鹿骨、魚骨。三抱竹發掘一具完整小乳豬骨骸。

生業方式
食物來源以農作栽培為主,漁獵為輔。紡織技術較前期提高。陶紡輪有夾砂和泥質,算珠形,用於編織、捻繩。陶網墜為圓筒狀,用於漁撈。

聚落格局
依據所傍河道劃分為四群:牛尿港群、灣港群、古三舍港群、古五間厝港群。遺址之間距離相當近,年代在距今2800~2500年間,推測有部分聚落共存在同一時段中。聚落雖多,單一遺址規模較小,佔居的時間也短,人口也較少。以三抱竹的聚落為例:柱洞密集,屬集居型態,分為東西南三區塊,區塊外圍有貝塚、陶片堆的廢棄物地帶、壕溝、垃圾型灰坑、井式灰坑,區塊之間以不毛地帶做區隔。區塊內部則為柱洞群、空灰坑、小型壕溝、墓葬、井式灰坑、垃圾型灰坑。建築結構可能是長方形或方形的干欄式建築,墓葬群和灰坑位於柱洞群南側或靠近外圍的一側,每個墓葬群有2~7具墓葬。右先方南貳遺址發掘出烏山頭期和大湖期兩層文化,早晚文化層出土遺留有顯著差異,但是呈現的聚落配置極為相似。

工藝技術
早期石器器表殘留的打剝痕跡明顯,晚期比較精細,巴圖形石斧,表面打磨拋光,幾乎未見打剝痕跡殘留。石錛的製作技術也很精細,方角型各面都非常平整。石刀、石鏃都是磨製。玉環、玉管、管珠,材料是東部的閃玉, 玉環以管狀旋截法製作,穿孔玉管見有雙面螺旋鑽孔,玉管珠是整根穿孔玉管截切小段而成。陶容器多將口緣、體部分開製作,再黏合為一完整容器。灰黑陶容器是大湖文化的特色,呈黑色的原因在於降溫時將容器覆蓋密封,陶土中的氧化金屬還原為金屬離子,呈現灰黑原色。部分陶器尚呈現局部紅褐、黃褐色,是因為燒陶技術未成熟,而且僅露天燒製,沒有陶窯所致。

墓葬
墓葬多位於住屋周圍,頭向朝北,且有群聚現象,單體葬。三抱竹遺址有成年女性與嬰兒的伴體葬。葬姿多為仰身直肢或俯身直肢葬。早期埋葬深度約40公分,晚期埋葬深度約70公分,深者甚至150公分。部分墓穴有長條方形有機黑土遺留,應是棺木。嬰幼兒的甕棺葬分為三類:
(一)將遺骸置於完整陶罐內,再以大片陶片或陶盆覆蓋罐口,也有從腹部打破置入者。
(二)以兩個大型弧形陶片,上下扣合,遺體放置其中。
(三)以大陶片或帶緣盆覆蓋遺體。
甕棺葬都是二歲以下的孩童,二歲以上孩童採俯身下肢側屈。甕棺葬和成人墓葬一樣,有明顯墓穴和陪葬陶罐,平均深度約數十公分,也有二公尺者。陪葬品多在墓穴頭側之上,置一小型陶碗、缽、瓶、罐,內裝食物供奉逝者。早期,部分逝者手腕佩戴灰黑色泥質陶環,頭部以石頭疊壓。晚期,少數有覆臉陶,或完整陶盆倒扣頭部,少見陶環陪葬。五間厝南遺址,一具兒童墓葬,頸部有玉質管珠頸飾陪葬物,管珠有70件,排列成串,可能是生前佩戴的飾品。成年墓葬有拔牙現象,拔掉上顎兩側側門牙和犬齒,可能是成年儀式。發現無頭墓葬,間接證實馘首行為存在,五間厝遺址一具無頭墓葬,身上有多處被石茅、石鏃刺入,為爭鬥造成。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南科的古文明》牛稠子文化(2/6)

讀完《南科的古文明》臧振華, 李匡悌 著。(2/6)

牛稠子文化
牛稠子文化層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可能是從大坌坑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在南科僅有右先方遺址,南科之外有國母山、新化B、十三甲、中洲、網寮等遺址。在台南地區,牛稠子文化遺址主要在曾文溪流域的新化丘陵、太湖台地東緣、台南階地邊平原。
牛稠子文化,早期4200~3800年前,澎湖的鎖港遺址為代表,是為鎖港期。晚期3800~3300年前,台南仁德的牛稠子遺址,是為牛稠子期。

石器
是右先方遺址最為突出的特色,形制多樣,數量最豐富,材料更多元,材料和器類呈現高度的相關性。斧鋤形器主要以橄欖石玄武岩磨製,大都通體研磨,也有灰黑色砂岩、頁岩製成。
錛鑿形器以橄欖石玄武岩為主要材料,也有閃玉、變質玄武岩(西瓜石)凝灰質砂岩、安山岩、頁岩製成。前者較寬薄,後者器身較厚。石刀以頁岩製造,尖狀戈及匕型器以灰黑色砂岩、頁岩製造。網墜有砝碼型,和板岩磨製的兩縊型。

玉器
出土玉器多呈褐綠色,屬於閃玉,和花蓮豐田玉礦質地相同。沒有發現玉廢料,玉器可能由其他地區帶來。玉飾以玉環為主,環體寬大,厚度細薄。東部遺址發覺之玉飾,以玦形器為主,玉環則是喇叭形。

陶器
主要為紅褐色陶,大部份夾中至粗砂,少部份為泥質陶。器表多為素面並抹泥或刮修,部份有繩紋或繩紋抹平。部份有經過打磨的光面黑彩,如一層陶衣,無紋樣。
器形有罐、瓶、豆、缽(盆)、甕及陶蓋,大甕棺是特色。圈足的比例高,也發現疑似鼎足之殘件和陶環。

骨角牙器
樣式不多,來源除了哺乳動物,也有魚類骨。骨尖器有單刃或雙刃。

動物骨骼與植物遺留
(一)陸地哺乳動物遺留略多於海洋生物。(二)陸地生物有豬、鹿、狗、鼠、羌、兔、果子狸,海洋生物有鯊魚、鯉魚、河豚、鯛魚、魟魚、烏魚。
(三)貝類遺留不多,海貝有歪簾蛤、血蚶,栓海蜷,僧帽牡蠣,淡水有紅樹蜆。
(四)碳化植物種植遺留有稻米、小米、豆類,農耕方面已有高度發展。
(五)稻米和小米,同種種子型態大小相當一致,可能懂得育種。

聚落格局
墓葬成叢集性分佈,每一叢集之墓葬可能屬同一家族成員。叢集排列模式和家屋排列有關聯,叢集內的墓葬會排成一直線,部分的分佈會在同一南北軸線上,家屋也是在同一南北軸線上,不見得彼此相鄰,但是會彼此平行排列,灰坑也是。

工藝技術
(一)使用陶托和陶拍製作陶器。
(二)石器製作方法:以打剝、鋸崩、旋截等方式製作器胚。修磨,以膠結狀況較差且富含石英的「稜柱狀石英砂岩」作為修磨工具。
(三) 石器厚度較菓葉期為薄,對石材更經濟的應用及更高度的加工。
(四)管狀旋截的工法,主要用於玉環的截切。
(五)鑽孔工具可能是尖銳如魚刺般之類的器具。

墓葬
出土50具墓葬,有6具以大甕作為棺具,是南科出現最早的甕棺葬。甕棺葬發掘於牛稠子期,但是有可能在鎖港期就已出現。甕棺分為三部分:
(一)以柱狀仰盆蓋或圈足作為蓋。
(二)以大甕作為葬具,底部打破,遺體由底部放入。
(三)以大型陶片或另一大甕,從底部扣合封存。
全部甕棺出土皆為橫置,甕口朝南。
成人墓葬都沒有棺木,墓穴不深,約文化層下20~40公分,主要為頭部朝南,仰身直肢葬。有8具沒有按照主流葬法,葬式差異極大。全部未見陶容器陪葬,2具有玉環在手肘上,此等現象與其他新石器文化考古發掘有相當大的差異。

文化類緣與傳承關係
新石器時代的「粗繩紋文化(大坌坑文化)」到「細繩紋文化(各區域)」的關聯性為何?
(一)張光直「移民說」
張先生將早期文化區分為:繩紋、龍山形成期、幾何印紋、東周及漢,五個陶器層。前三者分別先後擴張到台灣,大坌坑文化之後的泥質紅陶文化(牛綢子文化、牛罵頭文化)不是大坌坑繩紋陶文化演變而來,而是由大陸渡海而來,其原型應是長江下游的青蓮崗文化。
(二)李光周「地區演化說」
李先生從大坌坑文化與細繩紋陶文化的器物特徵作比較,各方面都非常相似,而且大坌坑式繩紋陶的特徵,多半可以在細繩紋陶文化各遺址的陶器中找到,可以證明細繩紋陶文化是從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的。
(三)臧振華「區域互動說」
臧先生認為,大坌坑文化極可能是細繩紋文化發展的基礎,同時發展過程中,也和大陸東南地區交流互動,造成台灣細繩紋文化的變遷。